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恬淡安祥的门诺艾特们

(2011-06-13 05:06:31)
标签:

杂谈

分类: 加拿大

那恬淡安祥的门诺艾特们

李牧

本文是《介绍一下广义基督教各教派》的第四篇。因为内容较多,就独立成篇。

一次星期天,我路过城效农家想买些鸡蛋,结果被那位身穿黑衣常打交道的老翁拒绝。想了一下,才明白自己严重失礼了——这是一家门诺艾特教徒,在礼拜日是绝不工作的。老翁在守护自己的信仰。

谈基督教各派,总体上是纸上谈兵,惟有这门诺艾特派Mennonite,踏踏实实离我很近。我居住在安省西南的小镇滑铁卢(WATERLOO),这里是门诺艾特派的世代聚居地,开车走在路上会遇到他们的马车;日常消费会到他们家里去买鸡蛋等农产品,比市场便宜很多。咋天去沃尔玛,遇到一群门诺艾特女性,穿着打扮就像中国观众曾经熟悉的电影《苔丝》的女主人公。

滑铁卢有19万人口和附近30万人口的Kitchener(基齐那)、10万人口的Cambridge(剑桥)组成一个城市群,再远有高尔夫和伦敦。顺便说一下,在美加,与欧洲重名的城市很多,显示着移民历史的痕迹。

和历史悠久的中华神洲比起来,不到两百年历史的加拿大是个年轻的国家。但和1900年代建市的我家乡哈尔滨比起来,滑铁卢的历史要多上一百年。

北美大地先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但建立现代领土概念,是欧洲殖民者来到这里之后的事情。据记载,1790年代滑铁卢这块土地被英王室奖励给几个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忠于王室的印第安部落。后来一批德裔门诺艾特教派移民从印安人手里买下部分土地,从1800年代开始这里成了德裔聚集地,地名有一段时间干脆就叫柏林。而这个德裔,就是门诺艾特派信众。

门诺艾特派于十七世纪在欧洲产生,是再洗礼派的一支。再洗礼派的核心教义是:婴儿接受基督教洗礼入教,反映的是其父母的意志,如果真的信仰上帝,应在成年后重新受洗。因对教义的理解,门诺艾特派不被其它教派接受,更有真理在握的高人指其为异端。该派教众以德裔为主,后来远走北美,聚居于今天美国宾夕法尼亚等处。
那恬淡安祥的门诺艾特们
门诺艾特派保留着中世纪的农业生活方式,恪守“绝不杀人”的信条,拒绝从军,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法律冲突,部分信众再次出走加拿大,逐渐聚居滑铁卢。不接受现代文明是该派的又一显著特点,中世纪的服饰,坚持使用畜力的农业生产,使今天的门诺艾特成为北美的旅游资源。

滑铁卢至今还有德裔色彩,比如德式火腿很有名,城市节日是啤酒节。城外效区全是德裔教徒的农场,农民赶马车,点油灯,穿着中世纪的传统服装。这些德裔就是超然物外的门诺艾特派。

门诺艾特拒绝向他人的生活方式妥协,宁肯坐牢、流浪也不改变信仰,但他们也不干扰他人的精神世界,从不向外传教,其信仰由子孙代代传承。奉行教内通婚。教派保留着自己的教育方式,所有孩子在一个教室中读书,到了14岁就离开学校开始劳动。所以门诺艾特们的学校很小,就是一个独立屋。

那恬淡安祥的门诺艾特们

我没有看到门诺艾特派生活方式与加拿大法律冲突的纪录。但在美国,有一个同属再洗礼洗但比门诺艾特还保守的阿米绪教派,儿童教育同样只到十四岁,采取不分年龄的合班教室,这一行为模式与美国教育法规相抵触,引起连串讼案。1971年11月,著名的威斯康星诉约德尔案宣判,确定政府对教育的强制性干预不能基于对异端信仰的否定。判词中包括如下这段话:“没有任何理由假设今天的多数就是"正确"的而阿米绪和类似他们的人就是"错误"的。一种与众不同甚至于异僻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或利益,就不能仅仅因为它不同于他人就遭受谴责。”那恬淡安祥的门诺艾特们

门诺艾特们古朴安宁,恪守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该派子弟成年后都有重新选择信仰的权利,该派也从不向他人攻击性传教。相比动辄急吼吼要撼动他们信仰的中国信教同胞,门诺艾特们真的很可爱。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