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医疗改革 别追求数字好看
李牧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国将逐步减少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计划到“十二五”末,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截至今年9月,已有8.32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95.9%以上,提前完成目标。这大串的数字真的非常非常漂亮,可地球人都知道,看病救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医疗改革不能追求数字。
在中国现有社会历史发展水平上,五年内实现国民看病个人负担低至30%以下,这是一个非常感动人的目标,需知这个“国民”包括最弱势的群体,从农民到城市贫困人口。中国政府特别是卫生部的上述目标当然要肯定,但政府是受托管理社会的,运作的资金来自全体公民,职业官僚永远不会创造财富。政府做好是应该的。
花里胡哨的数字,很难说明真正的问题所在:医疗服务的公平。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医疗在大城市优质、对权贵阶层方便。花同样的钱,服务完全不同。甚至对某些弱势群体,可能花更多的钱却接受更差的服务。其次,医疗利润分配不公,十几元钱的出厂药,到销售终端能达到二百余元,大量的暴利被中间环节刮走,生产商和患者双重受害。医疗服务的不公平,并非不患寡而患不均,而是中国医改的关键。就算个人负担低至10%,所有的投资花不到患者身上,这医改也是完败。
医改的目标是提供良好的健保服务,这样操作性可能远比数字重要得多。30%是一个看起来非常低的数字,相对却很巨大。大病治疗几十万,对于太多的人,30%也负担不起。排一个手术两个月,一分钱不用自己掏病也耽搁了。保险公司运作复杂,理赔数额再高,平民百姓折腾受不了。所有这些,与数字完全无关。
医改的真正目的并非降低患者个人负担,而是整个医疗市场运作合理。财富守衡,健保主要负担由个人转向“社会”,“社会”并不会凭空产生财富,挥霍浪费中饱私囊,最后受损失的依然是每一个社会成员。
卫生部这次的“誓言”,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看的表达是“达到国际水平”。这个表达可能挺迎合中国的大众心理,可惜连表达的人自己都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国际水平”。奥巴马为美国医改穷尽政治招数,险险过关,各方面依然怨声载道,这是国际水平?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体系由各省运作,安大略省公共开支的一半用于医疗保险,完全靠强大的经济环境支持,经济稍有滑坡省政府立即债台高筑,这是国际水平?
医改也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也罢,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成果。“覆盖率达95.9%”以上这种多少有些哗众取宠的数字,唬弄唬弄红头文件,对付对付媒体就算了,千万别当真。中国的统计数字,连统计者本人都不信的。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前一篇:加拿大买房杂谈(中)
后一篇:加拿大买房杂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