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买房杂谈(下)

(2010-12-02 04:35: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加拿大

加拿大买房杂谈(下)

李牧

在加拿大买房,与中国是一件完全不同的事。从那个腰挂工具袋以木工活儿为主的建筑工人,到共管物业的高额物管费。加拿大绝大多数民宅,是以木头为主要原料的。在加拿大成交房产,无论现房期房二手房,双方都要请律师。签订合同后,从签后续文件、缴费到拿钥匙,只跟自己的律师打交道。

加拿大银行业的利率情况极其复杂。陈2005年中与银行谈时,成功的谈下来一个平均利息减1的5年开放式贷款计划。当时的平均利息是4.25%。不久,他的一个朋友非常聪明的把开放式贷款固定下来,居然拿下来不到4%的利息。到2006年1月,加国平均利率连续三次上涨,每次涨0.25%,平均利息达到 5%。所有 的信息表明,1月24日利率将再次上涨。陈当时可以拿到不超过4.2%的固定利率,而如果坚持平均利率减1的开放式,他要付给银行的的利息将超过这个数字 在4.3%左右。有迹像表明,加拿大的银行利息还将上涨。在权衡之后,他决定把利率固定下来。但还有一方面的信息强调,加拿大利息2006年上半年将上 涨,但下半年极有可能跌回2005年水平。事实上,2007年底,加拿大的房贷平均利率已超过百分之七。

加拿大的银行贷款情况极其复杂。 新移民往往有一些莫明其妙的误区,比如没有首付不敢买房。没有 稳定收入不能贷款。这件事令人不可理解:谁说过非得有百分之多少的首付款,建商才肯售房?谁有强调,拿不出雇佣合同,银行不肯贷款?据笔者所知,首付 5%,然后办理一份贷款保险,就可以在没有任何工作保障的情况下贷款。这份保险,将在你无力还贷时保证你半年左右的偿还。此外还有零首付房贷。

在 购房过程中,有几种人必需打交道。一种是售房员,假如房市处于卖方市场,售房员几乎是最牛的人。买房者在与其交往时,注意一 点,就是自己是要买房,不是和某个自以为是的家伙顶牛。另一种人是律师,实际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是双方律师找交道,包括最后的付款。在加拿大,目睹过不 止一次顾客的房产律师张嘴要这个文件费那个快递款的事情——没有人蠢到和专业人士辩论专业问题的地步,对此不做评价。但陈的房产律师,这个温和的南亚 人,真的帮他要回大笔损失,挽回的损失超过他的律师费。做为回报,陈介绍了几个同胞给他做客户。还有一种人是房产经济人,房产经济人帮你跑前跑后,自然是为生意,房产经济人坑了客户的事情也多有耳闻目睹,比如买完房,才发现原来房后有条铁路线——经济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情况。

有趣的是,在参加这个过程时,陈发现自己这个买房者是交易过程中惟一的外人。经济人和售房员熟的像自家人,走进建筑商的公司也像踏进他自己家的大门。银行信贷员一看律师的名字就说:“啊,是他。我认识,一个好人。”

此外还有个因素一定要谈,就是总要住房子,不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就要租房。陈现在每月还贷并不高于两卧室公寓的租价。偿还贷款进入房屋购入价之后相当于我的投资储蓄,而房租可是交出去就无影无踪。

从 事后诸葛亮的立场出发,这几年的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就是个有胜无亏的淘金窟。你什么工也不用打,跑跑市场会会律师,鉴几份文件,两年后把房子卖掉,10% 的纯收入没什么太大问题。据说还有这样一类地产公司,就是可以在房子交工前转售,如果是那样,实际调动的资金都不会超过三千元,以三个月为期,真的升值在 五千至一万,那几乎是绝对的以小博大,无本万利。但这是事后诸葛亮,有消息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准备投资房地产市场了。据说现在的房价,已经逼近 上一轮加拿大地产高峰了。听说上一轮买房被市场套住的人,到了十年时间才挣脱,许多房子直接送给银行了。

后记:到2010年底为止,这套房子升值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并在继续升值。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