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牧
李牧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15
  • 关注人气:17,7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凝聚辉煌的加拿大旗帜 (七)

(2010-11-20 03:34: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加拿大

凝聚辉煌的加拿大旗帜 (七)

李牧

西北地区旗

加拿大的省级行政区有十三个,人口密集的南部沿美加边境分布着十个省。北部天寒雪冻地广人稀的摆着三个地区(TERRITORIES)。

加拿大人时时畏惧的是为美国吞并。历史上这种畏惧表现在对军事侵略的防御。今天这种畏惧是对文化、经济影响的警惕。走笔至此,我就不得不刺激年龄成份很复杂的网络粪青一句:粪粪们一天到晚不是打杀就是血洗、屠杀,而人类的争霸形式早已经过了白刃格斗的时代,导弹的威力也主要体现在发射架上。文化侵袭,经济征服,是新世界大战的内容。

所以加拿大时时处处与美国相区别,连橄榄球场的标准都故意不同。“我们有省(province),他们是州(state),不一样!”

加拿大的三个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高寒带。西北地区旗充分体现这一地理特点。旗是1969年制订的,主要部分来自省徽。省徽是1956年诞生。这里体现出这样一个特点:越是晚近产生的省徽省旗,欧洲历史印记越少,图案越现代。传统的耗散和变更,是人类的普遍现像,而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亦不能由硬性保留和挽救实现。

凝聚辉煌的加拿大旗帜 <wbr>(七)


凝聚辉煌的加拿大旗帜 <wbr>(七)


西北地区旗两边的蓝色,代表这一地区的湖泊和水资源,顺便说一下,加拿大是淡水出口国,储量世界第一,境内千河万湖。白色代表西北地区的冰雪。中间的盾形,上部白色象征冰雪北极地区。蓝色条带代表西北航道,随着北极融化,人类千辛万苦探索出的北极西北航道将开始商业化,成为联系欧洲和北美的最近航路,改变人类航海史。盾形下部分成两部分,绿色像征南部地区的森林地带,红色代表苔原带。矿产和毛皮,是西北地区重要经济支住。绿色部分的金色矩形代表矿产,红色部分的雪狐头像代表毛皮。


育空地区旗

育空地区旗来自于一场旗帜设计大赛的胜出作品,作者是一个普通学生。

凝聚辉煌的加拿大旗帜 <wbr>(七)


图案左面的绿色代表森林,中间白色自然是冰雪,右边蓝色是湖泊河流。中间主图是1956年诞生的整个省徽——不是主要的盾形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省徽。省徽的盾形上部,是一个圣乔治红十字,代表最早开拓这一地区的英格兰探险家和毛皮商。红十字中间的圆形图章代表毛皮贸易——这是几百年前开拓北美的主要动力,越冷的地方毛皮越值钱。下部的蓝色和白色代表育空的河流,北美水系在殖民开发中是最早的交通网络。两个红色的剑突代表育空的山地,金环代表育空的矿产。

凝聚辉煌的加拿大旗帜 <wbr>(七)


盾形上面的红白缎带由加拿大官方颜色组成,再向上是白色冰雪,然后是一头著名的北极雪橇犬,北极地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旗的图案中,省徽下面是省花,火烈草FIREWEED,据说是一种可以在森林草原野火火场上最早长出来的植物。我没有查到汉译,辞典上译成“杂草”,我译成火烈草。对于野火,今天人类的理解已经有所差异,野火其实是自然界更新、自疗的一种方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才是正确的观点。

努纳武特地区

努纳武特地区1999年才诞生。有关北部地区的一些风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另一篇文章《加拿大地名趣谈:白马· 黄刀· 红鹿》。

凝聚辉煌的加拿大旗帜 <wbr>(七)



地区旗帜的底色,白蓝金,代表着这一地区的天空、海洋和土地。中间是红色因纽特石堆,红色代表加拿大。

右上角的星,是著名的北极星,人类最可靠的导航标志,如同社会组织中可靠的掌舵者。在努纳武特这种自然环境残酷的新开发地区,北极星作用不言自明,而人类社会的组织和协调,远比吵翻天的议会更重要。

因纽特石堆,是西起阿拉斯加东至格陵兰岛,北极土著因纽特人普遍堆积的一种人文标志,在苔原地带起着路标、猎场标志、食物储存地等的作用。多说一句,中国西藏地区的玛尼石堆是众所周知的,我在内蒙旅行时见过敖包石堆。我的一个朋友,在欧洲阿尔卑诗山徒步,拍回来阿尔卑诗石堆的照片,我一看,与内蒙敖包石堆是如此神似。到了北美,又在文献中接触到因纽特石堆……人类石堆文化,好像还没有人详细研究过。

(全文完)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