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魁独史·三十六 寂静大革命

(2010-11-17 02:08:23)
标签:

杂谈

分类: 魁独史

魁独史·三十六 <wbr>寂静大革命

魁独史·三十六 寂静大革命

李牧

魁北克寂静革命,既充满加拿大的民族特色,又在魁北克历史及加拿大历史上树立了一块坚实的里程碑。这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实际是改良,分多个层面在同一历史时期发生。

政治方面,1960年6月,让·勒萨日领导的魁北克自由党,击败天主教会支持的保守党,在省选中胜出。他宣称要投身于重建魁北克的工作,号召人民进行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目标有三个:推动魁省经济发展,兴起世俗公办教育提高法裔文化水平,从联邦争取更大的省权。经过多年努力,上述目标基本实现,特别是法裔的教育水平达到了北美平均水平。

文化方面,《粗鲁的无名兄弟》等书出版,公开抗议天主教会对社会的保守统制。杰出政治家特鲁多创办《自由城市》杂志,这本杂志成为知识分子思想汇聚的大本营,是寂静革命期间魁北克文化最杰出的产品之一。特鲁多后来成为加拿大总理,为联邦的统一稳定贡献良多,是加拿大历史上成就最大的政治家之一。

民族方面,正是通过寂静革命,法裔族群转化为加拿大魁北克人。虽然魁北克独立运动此后一直存在,并经历了几次危机,但魁独问题日益成为选举政治的一个卖点,与普通民众生活越离越远。经过寂静革命,魁北克独立运动已经不再有高度激化的可能。

寂静革命时期,魁北克并非完全温良而和平。这一时期,法国戴高乐对魁独有所表态,出现了加拿大历史上罕见的国内事务国际化。

早在二战期间,戴高乐就曾访问过蒙特利尔。1944年7 月12日,当戴高乐出现在蒙特利尔市中心时,蒙特利尔市市长对群众作了热情洋溢的介绍,“请戴高乐将军看看,蒙特利尔城是世界上第二大法语城市。”场上当 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二战后,法魁关系更加紧密。从1961年开始,魁北克相继在巴黎设立了 “领事馆”和相当于使馆级的魁北克驻巴黎总代表处。1967年,借蒙特利尔举行世界博览会之机,戴 高乐终于实现了重访魁北克的夙愿。7月27日,戴高乐在蒙特利尔市发表了即兴演说,加方和戴高乐的工作人员事先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即兴演说中,戴高乐对市政厅广场上 聚集的法裔魁北克人用法语喊出了“魁北克万岁!”接着,在一片欢呼中,戴高乐又喊出“自由魁北克万岁!解放魁北克!”。这句话一时间震惊欧美。一万五千至 两万人在现场倾听演讲。

题图是历史现场图片,戴高乐足够疯狂。找到这张图片并没有费太大力气,因为加拿大人对此事和随后发生的一切铭记在心,历史资料和翻新报道、当事人回忆在网上到处都是——如果有人差点把一个民族的祖国搞分裂,这个民族会记他一千年。

“自由” 和“解放”两词无异于主张魁北克独立。加总理莱斯特皮尔逊立即宣布戴高乐的言论“不能接受,没有加拿大人或魁北克人需要解放”。

面对加拿大的抗议,戴高乐被迫取消后续访问,直接从蒙特 利尔飞回巴黎。戴高乐方面事后保持沉默, 数十年来,国际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一直争论,戴高乐在蒙特利尔市政大厅阳台上的演讲是深思熟虑还是临场发挥?他的话在事实上对魁北克独立运动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有历史记录显示,1963年戴高乐对人说:“早晚有一天,魁北克要独立。”

加拿大政局动荡加剧,三年后发生了加国历史上难得的国内危机。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