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2021-04-29 12:44:57)
标签:

菩萨顶

黄教

分类: 两山两圣人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远眺菩萨顶山门。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全景。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位于山西的五台山,是知名的佛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余于2018年8月前来参观游览。五台山人流最集中的区域是五台中间的一块盆地,即台怀镇,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寺院众多,充满灵性。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台怀镇的灵鹫峰,是清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因此具有显著的皇家特征。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地势较高,须爬过无数石阶之后,以一颗虔诚的心灵方可登岸。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每一级石阶,似乎象征了人生的一件磨难。唯有勇敢面对,唯有坚韧执着,别无他途。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以佛治心。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回身俯视,但见鳞次栉比的飞檐翘脊,皆是台内名寺。南偏东的寺院是大圆照寺。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正南是大白塔所在的塔院寺,仿佛扎根在五台山的中心,安如磐石。四周高峻绵延的青山便是五台山峰。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登上平台,眼前红墙蓝瓦的寺门映现在眼前。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本以为到了菩萨顶,其实只是途中必经的一座寺院,门额上题:勅建大广宗寺。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山门兼天王殿居中,两旁倒座房墙壁壁心饰团龙。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灰瓦顶,面阔三间。建于明代。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殿前有两方石碑,一方为龟趺基座龙头碑首,碑额题字双钩空心楷书:圣旨。这是明正德十年十一月初五日立石。明武宗降敕晓谕附近居民,毋得侵扰该所寺院,违者将以法治之。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另一方石碑似为康熙年间所立。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双龙碑首。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基座雕团龙。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配殿。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大雄宝殿内挂有康熙御匾,上书“云嵋”二金字,云者,高也,嵋者,眉也;云嵋者,高山名刹也,赞其雁门紫塞夺胜,鹿苑珠林标奇。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后院正殿为藏经楼,为硬山顶二层楼房。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楼前有明正德二年七月十五日敕御马监太监韦敏谕。据《清凉山志》载:“正德初,上为生民祈福,遣中相韦敏建寺。铸铜为瓦,今称铜瓦殿,赐印,并护持。命秋崖等十高僧住。”
       铜瓦殿就是今日的大雄宝殿,原顶部为铜瓦铜脊,由于铜瓦损失严重,1982年维修时,将所剩铜瓦铜脊全部集中到正面,其余部位用孔雀蓝琉璃瓦代替。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另有一座石碑,青石质地,碑文难辨。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希有世尊。【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正德十年,御马监太监焦宁奏请寺额,武宗亲赐“广宗”两字,广宗即广大祖宗宏愿之意。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寺内东北角是原中国佛学院院长法尊法师的灵骨塔。广宗寺是法尊法师出家的地方,所以在他80岁圆寂后,就选择这里作为他灵骨的安放地。塔高六米,围基三丈,塔身洁白。塔正面中央的石碑上有赵朴初书写的“翻经沙门法尊法师灵骨塔”几个字。法尊法师的灵骨塔于1981年9月落成。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由上可知,广宗寺与明武宗正德皇帝密切相关。原来,明武宗的父皇孝宗弘治皇帝,曾发誓要在五台山东台顶上修建一座铜瓦铜脊殿,殿内供奉铜质佛像。无奈天不假年,弘治皇帝在三十六年便英年早逝。作为儿子,正德皇帝登基伊始,就命御马监太监韦敏专司此事,务将实现先帝遗愿。因为在东台顶上修建大殿难度太大,最终韦敏请求将寺院建在菩萨顶的下沿。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离开广宗寺,依然是一百零八级陡峻的石阶,阶顶平台迎面是六柱三重檐牌坊,黄琉璃瓦覆顶,金碧辉煌的景象,这是菩萨顶的山门牌坊,横匾上书:云峰胜境,是康熙皇帝的御笔。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回顾来径,但见大白塔依然位于视线的中心。一百零八级阶梯前,是一座红墙黄顶的照壁。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牌坊之后是山门,门额上题:勅建真容院。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僧人法云重建时称“真容院”。明朝以后至今,一直沿称“大文殊寺”(又称“菩萨顶”)。殿前台阶中间有汉白玉阶陛,雕刻“九龙吸水”图案,  九龙翻滚,浪花飞溅,堪为石雕精品。阶下左右各有一个覆钵式白塔。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山门前一对喇嘛塔。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山门边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菩萨顶是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台山古建筑群的子项。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山门两侧高低起伏,钟鼓楼高耸,皆是亮丽的琉璃瓦。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山门两边耸立着两根石幡杆,还有一座金色的佛塔。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极目远眺,东南方是人称小五台的黛螺顶。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山门拱券雕刻繁缛。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十刹圆光”。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山门后即天王殿。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国保碑。【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天王殿后即是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里面供奉着毗卢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大雄宝殿前立数古石碑。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碑额题:御制碑文,是乾隆皇帝墨迹。【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御制碑文。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两旁偏殿分别是带箭文殊殿和怖畏金刚殿。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大雄宝殿前,信徒排成长龙。庙里的僧人吹着长长的管乐,喑喑呜呜,风云为之变色。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大殿内悬乾隆皇帝御匾:心印毗昙。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大雄宝殿后,中轴线上是最后一进的大文殊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一般寺院均把文殊殿置于中轴线上,以示尊崇。大文殊殿单檐庑殿顶,黄琉璃覆顶,雄冠台山。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文殊殿有石碑坊,上书“五台圣境”,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横枋顶部刻二龙戏珠图案。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文殊殿前石碑皆是满文刻制。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碑首用满汉双文:御制菩萨顶大文殊院碑。【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背面为藏文。【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御路。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五抹头隔扇门。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殿内塑像三大士,正中文殊、左观音、右普贤。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须弥座台基上施石勾栏。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山面。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是藏传佛教的寺院,一般称为黄庙,庙内修行的皆是喇嘛僧。菩萨顶是五台山黄庙之首。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宝顶。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前往东跨院,那里是御碑院,内有四棱御碑。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御碑院。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四棱御碑,碑高4.62米,宽1.31米,厚1.31米。碑额四面各雕二龙戏珠图案,碑身四面分别用汉、蒙、满、藏四种文字雕刻乾隆皇帝御书碑文,内容分别是1786年第五次和1792年第六次朝拜五台山时,自述朝台感怀的七言律诗。为五台山书法珍品。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满文。【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蒙古文。区分满文和蒙古文,主要看文字的右侧有没有圈或者点。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藏文。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汉字楷书,乾隆皇帝壬子季春月之下澣,下澣就是下旬。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碑额题字:御制。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基座。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乾隆皇帝丙午暮春月上澣御制诗《至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基座。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藏文。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四棱御碑被十二棵立柱支撑的方亭护卫。
【忻州】五台山菩萨顶
       从显通寺看菩萨顶,竟觉菩萨顶高不可攀。世间一切皆是变幻泡影,如雾亦如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