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衡王府石坊——大雅不群

标签:
衡王府石坊大雅不群杂谈 |
分类: 两山两圣人 |

衡王在青州传六世、七王,大清朝伊始,衡王府被夷为平地。沧海桑田,而今这里仅剩下两座午朝门前的石坊,一任后人凭古吊今。

两座石坊体型相似,南北相望,各由三十二方巨石组合。石坊坊身镌刻腾龙、狮子、麒麟、花卉、云头、海浪等,无不透露出技艺的精湛和极致的华美,让人对衡王府当初的宏丽与豪奢展开无尽的遐想。

北坊,字匾上刻“大雅不群”。两旁雕刻龙的图案。中枋和下枋浮雕二龙戏珠。龙皆是五爪,彰显皇家气派。字匾上部原应有上枋和屋檐斗栱,已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大雅不群。源自《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意指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是与众不同的人。

次间横枋,亦是二龙戏珠。上部隐出正心栱一斗三升。

次间横枋。

两根二龙戏珠横坊之间,石板隐刻一斗三升,出麻叶头。

石坊底部是四座高大的长方形须弥基座,支承起石柱,石柱前后施抱鼓石,南北两面各透雕麒麟一只,高1.95米,昂首蹲立。

须弥座上蹲麒麟。
麒麟。

须弥座高1.2米,宽1米。分三层,底层25厘米,刻兽足状案底纹和仰莲纹;中支内收10厘米,高40厘米,刻牡丹、荷花图案;上层与底层形制相同,刻狮子、麒麟、缠枝牡丹、覆莲图案,其中狮子12个,麒麟2个,四角4个钻狮形象特殊。

须弥座。
须弥座上层图案。

须弥座上层图案。
狮子。

北坊的另一面字板上刻:孝友宽仁。其余部位依然是二龙戏珠。

孝友宽仁。

北坊南面。
二龙戏珠。

须弥座中部雕刻花卉。

花卉。

花卉。
根据石块上的介绍可知,衡王府石坊现存两座,相距435米,均为四柱三门,原有木构屋顶,现仅存石架。明间二柱高5.82米,两侧二柱高3.95米。

南坊。形制与北坊几乎一致,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当年,这里就是“午朝门”。是文武百官员叩拜衡王时出入的大门。

字匾:象贤永誉。

横枋与枋间板。

次间横坊。
五爪行龙。

五爪行龙。

须弥座与抱鼓石。

抱鼓石上蹲麒麟。

两座石坊体型相似,南北相望,各由三十二方巨石组合。石坊坊身镌刻腾龙、狮子、麒麟、花卉、云头、海浪等,无不透露出技艺的精湛和极致的华美,让人对衡王府当初的宏丽与豪奢展开无尽的遐想。

北坊,字匾上刻“大雅不群”。两旁雕刻龙的图案。中枋和下枋浮雕二龙戏珠。龙皆是五爪,彰显皇家气派。字匾上部原应有上枋和屋檐斗栱,已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大雅不群。源自《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意指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是与众不同的人。

次间横枋,亦是二龙戏珠。上部隐出正心栱一斗三升。


两根二龙戏珠横坊之间,石板隐刻一斗三升,出麻叶头。

石坊底部是四座高大的长方形须弥基座,支承起石柱,石柱前后施抱鼓石,南北两面各透雕麒麟一只,高1.95米,昂首蹲立。

须弥座上蹲麒麟。

麒麟。

须弥座高1.2米,宽1米。分三层,底层25厘米,刻兽足状案底纹和仰莲纹;中支内收10厘米,高40厘米,刻牡丹、荷花图案;上层与底层形制相同,刻狮子、麒麟、缠枝牡丹、覆莲图案,其中狮子12个,麒麟2个,四角4个钻狮形象特殊。

须弥座。

须弥座上层图案。

须弥座上层图案。

狮子。

北坊的另一面字板上刻:孝友宽仁。其余部位依然是二龙戏珠。

孝友宽仁。

北坊南面。

二龙戏珠。

须弥座中部雕刻花卉。

花卉。

花卉。

根据石块上的介绍可知,衡王府石坊现存两座,相距435米,均为四柱三门,原有木构屋顶,现仅存石架。明间二柱高5.82米,两侧二柱高3.95米。

南坊。形制与北坊几乎一致,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当年,这里就是“午朝门”。是文武百官员叩拜衡王时出入的大门。

字匾:象贤永誉。

横枋与枋间板。

次间横坊。

五爪行龙。

五爪行龙。

须弥座与抱鼓石。

抱鼓石上蹲麒麟。


麒麟,通身鳞甲。

衡王府石坊,现在位于一所学校的旁边,专门辟出一地,沿街设栏杆围墙。围墙的实墙上,镌刻衡王府的历史掌故。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衡王府与午朝门石坊介绍牌。
前一篇:「青州」驼山——驼岭千寻
后一篇:「青州」真教寺——礼拜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