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2020-06-28 19:06:24)
标签:

云门山

青州

云窟

云门

杂谈

分类: 两山两圣人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历来为我华夏之重镇。先忧后乐的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曾任青州知州。青州存有众多的人文古迹。沧海桑田,青州如今是山东省潍坊市所辖。
  云门山是青州境内的一方名胜,自古为鲁中名山,主峰上有洞如门,故得名云门,现为5A级景区。云门山上的断崖残壁间,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题刻和碑碣。云门山阳坡尚有大小石窟五座,为隋代遗存,皆为优雅的石窟艺术。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从山下眺望山顶,山顶海拔421米,松荫苍翠,巍峨雄势。山总在那里,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关注着世事变迁。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门山石窟及石刻,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门山导览图。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山门。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拾石阶而上,路旁有山神庙。山川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为神。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登山之乐,在于山形随时而异。这时就会想起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渐入佳境。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从山腰望山顶,但见东西二峰对峙,中央凸起如檐。形成一座天然的乌纱帽。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海岱雄风,为当代书法家武中奇墨笔。《尚书》有言:海岱惟青州。由此可知,海岱雄风当然是在称道山海之间的古青州。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青州历史上曾有六人考中状元。云门山上留下一棵状元树,远远望去,犹如御笔点状元,故名。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地表水长期沿垂直裂隙溶蚀,并伴随崩塌,形成落水洞。云门山上有诸多神奇的地质景观,述说着大山的苍老秘密。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明朝文人雪蓑道人,曾多次云游云门山,与山缠绵,在此处避雨,在山石上写下千古难辨的一行字。现在人们有三种读法:蓑老卧云岩,或卧头岩,卧逗岩。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雪蓑,明代隐士,河南杞县人,姓苏名洲,在灰岩崖壁上题下:神在。介绍牌上写道,这俩字如狼蛇相对,暗指当时各社会集团的对峙。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青州是明代衡王府的辖地,因此云门山上也不可避免的留下与衡王有关的印迹。山上的云门寿,号称“天下第一寿”。“寿”字通高7.5米,宽3.7米,系明嘉靖年衡王府内掌司周全为衡庄王献寿时所书。雄浑有力,真的是寿比南山。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寿”字书于大明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日,正是重阳佳节。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天下第一寿旁边的峭壁之上,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摩崖石刻。历经千余年的名人造访,云门山大门顶题刻遍布。颜欧赵柳,济济一堂,风云际会。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龙之门,李铎,当代。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山顶中央,有洞若门,高宽过丈,前后相通。洞顶题刻:云洞天开。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穿洞而过,有天堑通途之感。清风须来,云吞雾绕。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鬼斧神工,也是雪蓑道人的墨迹。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门的背面,石刻依然密集。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门山、纵目、吐纳风云 。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门山大云寺,正楷遒劲端严。大云寺原名云门寺,武则天时期更名。明朝景泰年间迁建于云门山南麓,现存石刻、石窟等遗址。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超尘离梦,也是雪蓑道人的墨迹。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明嘉靖年石刻。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岩石的层理构造,重叠精密,鬼斧神工,大自然的伟力令人惊叹。「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北宋宣和六年石刻。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篆字“云门山”。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门山”。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玄之又玄。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中梵山人。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东齐秀色。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二龙池,实为宋代开凿之井水。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行书:云门山。秀雅驯正。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天街云衢是明代衡王开建的登顶石阶。右有明正德年间文人题诗一首:翠云削出乱峰巅,谁拖云门近石天。富弼记当好景写,青州郡籍大名传。斜阳影向虚中入,野鹤声随缺处穿。游人渴心今慰尽,松根酌酒坐留连。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门仙境。正楷,明代馆阁体。这是云门山标志性碑刻,明万历壬子年按察司副史平滦公高第所立。后因战乱被损坏。清顺治庚子年,青州知府夏一凤重修。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登上顶峰,是一字形三段式,两旁是东西阆风亭,中部至高处是三皇殿、玉皇殿。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青石筑墙,石木结构,临崖而建。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门极顶。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俯瞰道院。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天池是明嘉靖甲子年(1564)正月十五帘山书写、双峰锲刻。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迎旭门,原为明隆庆四年衡王府建,为了覆压天池,以止青州大涝。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天仙玉女祠,即碧霞元君,也称泰山老母。无梁硬山式双拱结构,始建年代无考。元代改为道士帽式样,明代衡王府重修。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玉皇殿。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俯视烂绳亭。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玉皇殿处即云门山极顶。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三皇殿、东阆风亭。是云门山峰伸出的一只翅膀。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观驼台。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山形向前踊跃伸展,有如驼群赴海。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观凤台传为全真教道士丘处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处。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天门山极顶,众星榜月一般,峰峦如聚,山河表里青州路。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梅花图石刻。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移步下山,仰视山顶,但见碧荫如盖,遮天蔽日,带来一抹清凉。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窟为天然洞窟,深不可测,时有云雾蒸腾而出。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尖拱形造像龛,进深尚浅,并没有挖成深窟。中间大佛早已不存,现为一明代正德九年的摩崖石碑,两旁各立有一名胁侍菩萨。「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两旁的胁侍菩萨造像优美生动,亭亭玉立,令人惊艳。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头戴花蔓宝冠,宝缯下垂,衣纹雕饰精细。「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云门山造像中现存造像艺术价值最高者。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唐天宝十二年石龛,为一佛二菩萨,下应为释迦、多宝二佛讲法。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一佛、一菩萨、一天王胁侍,形制纯属初唐,为开皇中之最精品。(梁思成语)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佛结跏趺坐,安适自然。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佛的头像在民国时期尚存,梁思成先生对它的解读是:面貌亦能表现其个性,目张唇展,技艺纯熟。对于光线之操纵,使像能表出其雕刻的意义。「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药师佛。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山峦如峰,波涛涌动。叠影耸翠。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每一座窟洞里都有精美的佛像,令人对先人的坚定信仰叹为观止。克服了无数困难,方得渡过迷津。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万春洞位于山后东侧,洞高1.6米,宽1.2米,洞室宽阔,深达5米。这里是一座道教洞窟。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洞口上方凿刻:希夷石室。希夷即陈抟,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道学家。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万春洞,即传说中陈抟修炼的地方。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洞内有陈抟老人枕书长眠的石像一尊。在陈抟石雕像头部的上方,有明朝雪蓑隐士题写的《山居吟》一首:野宿石床类洞天,斗笠脱放海东边。夜深熟睡白云起,莫管龙来榻下眠。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溪绕云山。
「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
  如今的云门山已难得一见潺潺流水,山门前的人造景观里倒是再现了飞流直下的场景。溪绕云山,胜景依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