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2020-06-16 18:58:09)
标签:

新郑

轩辕庙

黄帝

分类: 大河上下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轩辕庙,中华文明始点。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始祖山,又名具茨山,位于新郑西南15公里,海拔1166米。这里传说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创业建都的地方。每年农历三月三,海内外炎黄子孙相继而来,登顶拜祖,络绎不绝。华夏文明之根由此承续。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山门简朴而隆重,牌坊式样昭示传统文化。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始祖山被称为跨越了上古历史,居于中华文明的源头。远观山峦叠嶂,天耸翠壁,上出重霄。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随登山道上行,山势形便。远近高低,步移景异,令人心旷神怡。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俯视山下,芸芸众生,为了信仰在兴建宏大的庙宇。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力牧峰,用黄帝手下大将的名字命名。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山崖峭壁上的这座黄瓦殿堂,是嫘祖洞,供奉黄帝元妃、先蚕始祖。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观音堂。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这样的山势让人想起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的句子:“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六角重亭,适当其缺。亭者,停也。行人至此,可稍作休憩。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山巅之上,是迎日峰,上有轩辕祠,古往今来,香火不息。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远处绵延山脊上,新建一条巨龙,人称中华第一龙。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轩辕祠山门前,为二柱单门牌坊,柱头蹲立一对石熊,皆因黄帝是有熊氏,居住在有熊的缘故。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三门并峙,一大二小。这里是天中门,中天一柱立中原,这里是华夏心腹之地。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天心石。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天心石意味着始祖山位于天之中心、中原中心、中州之中,四面朝宗。「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轩辕祜。意为:轩辕之人,承天之祜。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李德生将军题词:巍巍具茨山,文明八千年。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登上六十九级台阶,至高处是中天轩辕阁。「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中天轩辕阁。「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阁高29.9米,属仿汉建筑,内壁记载黄帝功德。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粗大的金柱上悬挂歌颂黄帝的对联:寻根揽胜饮水思源九万里锦绣河山灵钟新郑,拜祖朝宗国强献策五大洲英雄儿女情系中华。「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登上轩辕阁,前望是轩辕祠大门,正是来时路径。「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群山绵延。「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向后望去,但见一座古朴苍劲的灰瓦歇山庙宇,小巧如翚。这便是传说中始建于春秋时期的轩辕庙,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最古老的石庙之一,历经汉、清修葺,已成为中华的一处圣地。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轩辕庙的后面,紧跟着嫘祖宫。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此情此景,又使人想起王勃在《滕王阁记》中的名句:“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轩辕庙,单檐歇山顶。明间辟板门,次间置石槛窗。台基、墙身和屋顶均为石材构成。面阔三间7.35米、进深三间4.8米,高约5米,建筑面积40平方米。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正脊。「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侧面雕牡丹花卉图案。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垂脊、戗脊,顺势连接。「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门楣四朵门簪,檐下悬匾,上书:人文初祖。「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功大乾坤小,德高日月低。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次间石棂窗。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殿内梁架皆为石制。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进深四间,店内用两根石柱,前后单步梁接双步梁。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抹角方柱。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歇山处用抹角梁,上施大斗,平梁和平檩。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歇山处平梁。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前金柱,上部略有收分。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梁上置大斗,托檩条。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脊檩下陀墩。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殿内尚有一方嘉庆年间石碑。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正中供奉轩辕神像,像上悬匾:功德齐天。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殿外,檐下施仿木斗栱,为斗口跳。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檐下伸出梁头,有不同时代的修补痕迹。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山面斗栱。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转角斗栱。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轩辕庙侧立面。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歇山山面。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石制墙身。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仿木刻梁头。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轩辕庙。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轩辕庙后,是嫘祖宫。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嫘祖是轩辕正妻,中华民族之母。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嫘祖宫是近年新建,完全仿轩辕庙的石构做法,局部简化,比如檩条和随身串合并成了一根石梁。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梁架结构完全仿照轩辕庙。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云纹陀墩。「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具茨山主峰,名为风后顶。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具茨山,绵亘蜿蜒,起伏无尽。
「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下山途中,在轩辕庙山门处遇到国保碑,被灌木植被遮挡得严实,不仔细寻查往往会忽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新郑如今被称为黄帝故里,其实就源于具茨山上的这一方明清风格的小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