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始祖山上轩辕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标签:
新郑轩辕庙黄帝 |
分类: 大河上下 |

始祖山,又名具茨山,位于新郑西南15公里,海拔1166米。这里传说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创业建都的地方。每年农历三月三,海内外炎黄子孙相继而来,登顶拜祖,络绎不绝。华夏文明之根由此承续。

山门简朴而隆重,牌坊式样昭示传统文化。

始祖山被称为跨越了上古历史,居于中华文明的源头。远观山峦叠嶂,天耸翠壁,上出重霄。

随登山道上行,山势形便。远近高低,步移景异,令人心旷神怡。

俯视山下,芸芸众生,为了信仰在兴建宏大的庙宇。

力牧峰,用黄帝手下大将的名字命名。

山崖峭壁上的这座黄瓦殿堂,是嫘祖洞,供奉黄帝元妃、先蚕始祖。

观音堂。

这样的山势让人想起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的句子:“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六角重亭,适当其缺。亭者,停也。行人至此,可稍作休憩。

山巅之上,是迎日峰,上有轩辕祠,古往今来,香火不息。

远处绵延山脊上,新建一条巨龙,人称中华第一龙。

轩辕祠山门前,为二柱单门牌坊,柱头蹲立一对石熊,皆因黄帝是有熊氏,居住在有熊的缘故。

三门并峙,一大二小。这里是天中门,中天一柱立中原,这里是华夏心腹之地。

天心石。

天心石意味着始祖山位于天之中心、中原中心、中州之中,四面朝宗。

轩辕祜。意为:轩辕之人,承天之祜。

李德生将军题词:巍巍具茨山,文明八千年。

登上六十九级台阶,至高处是中天轩辕阁。


阁高29.9米,属仿汉建筑,内壁记载黄帝功德。

粗大的金柱上悬挂歌颂黄帝的对联:寻根揽胜饮水思源九万里锦绣河山灵钟新郑,拜祖朝宗国强献策五大洲英雄儿女情系中华。

登上轩辕阁,前望是轩辕祠大门,正是来时路径。

群山绵延。

向后望去,但见一座古朴苍劲的灰瓦歇山庙宇,小巧如翚。这便是传说中始建于春秋时期的轩辕庙,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最古老的石庙之一,历经汉、清修葺,已成为中华的一处圣地。

轩辕庙的后面,紧跟着嫘祖宫。

此情此景,又使人想起王勃在《滕王阁记》中的名句:“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后一篇:「青州」云门山——东齐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