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阳山碑材

(2015-10-14 18:57:29)
标签:

阳山碑材

碑首

朱棣

朱元璋

袁枚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南京】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位于南京江宁区汤山镇西北侧的阳山南坡。这里历来是采石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以南京为首都,最终在南京薨逝,葬于孝陵,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按说至此可得永生,不再受世俗困扰。未曾想,四子燕王朱棣觊觎皇位,发动靖难之役,从北京一直打到南京,篡得帝位,惠帝朱允炆不知所终。为了证明自己的正当性,政权来自自己的高贵血统,朱棣下令为死去的父皇朱元璋建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功德碑。这碑的取材,就来自阳山。
【南京】阳山碑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山碑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5月3日对外公布。南京市人民政府立。
    关于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布时间,现在面世的国保碑已有分歧。一般分为两种,一是2013年3月5日,另一是2013年5月3日。本人查阅相关资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大概是传达到各地文物主管部门,后有反馈意见,又略加修改后,于2013年5月3日对外公布。以往六次国保单位公布,应该没有经过这种修改的过程,就只有国务院公布时间。这是第七批国保单位公布时间产生混乱的原因。本人以为,在国保碑上,应统一写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年3月5日公布,5月3日对外公布”这样臻于完善。
【南京】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景区山门,横匾由尉天池书写,抱柱楹联:石上有痕已为前朝记功过,碑中无字留与后人论是非。
    阳山碑材,应该是朱棣在极度亢奋下做出的荒唐决定。如果碑材运到紫金山孝陵前,竖立起来,高度将是40米。在明朝的生产力状态下,这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南京】阳山碑材
    进入山门,赫然开朗。阳山郁郁青青,游人络绎不绝。一棵巨大的桂花树,和一座石碑相对而立,形成对景。  
【南京】阳山碑材
    阳山问碑。阳山碑材确实留给后世疑问,当初,成祖朱棣决定开采的时候,就想到它会是无法完成的吗?
【南京】阳山碑材
    阳山脚下,现建起明文化村。八字墙上书清代文人袁枚的诗作《洪武大石碑歌》,诗中写道:“青龙山前石一方,弓尺量之十丈长...直斩奇峰为一座,欲负不负身尚卧...碑如长剑青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 
【南京】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导游图。前面数景皆是新建之明文化村内容,其中有一汪大明湖。最后才是精华部分:碑身、碑额、碑座所在。【南京】阳山碑材
    “天下第一碑”照壁。
【南京】阳山碑材
     演艺广场。
【南京】阳山碑材
     日月坊。
【南京】阳山碑材
     金陵镖局。
【南京】阳山碑材
    当铺。
【南京】阳山碑材
     赌坊。
【南京】阳山碑材
    童趣坊。
【南京】阳山碑材
     童趣坊内,是泡泡秀。
【南京】阳山碑材
     绣楼。
【南京】阳山碑材
    大明湖前凉亭,亭下有一口明永乐三年挖掘的古泉井。【南京】阳山碑材
    大明湖上,定时举行水上飞狮表演。
【南京】阳山碑材
    民间艺人真实的功夫令人惊叹,拍案叫绝。他们以踩梅花桩的技法,再现百兽之王的凶猛,飞空窜跃,有时又如蜻蜓点水。
【南京】阳山碑材
     湖畔居茶楼。
【南京】阳山碑材
    观赏完表演,经过“阳山胜迹”牌坊,山路渐陡。

【南京】阳山碑材
    关圣殿。 
【南京】阳山碑材
    雁门山。这也是历史上金陵的一座名山,李白有诗咏之:“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这里是当年古采石场的南面。从这里上山,很快到达阳山碑材处,然后从古采石道下山,就避免了重复。  
【南京】阳山碑材
     路遇茶楼。
【南京】阳山碑材
     终于来到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地,远处一块光滑的巨石,有过打凿的痕迹。这就是阳山碑材的碑额。【南京】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由碑座、碑身、碑首组成。开凿于永乐二年十月(1404),停止于永乐三年八月(1405),征集劳工1000余人,耗时300余天。
    碑座高8.59米,宽11.64米,长23.3米,重量6198吨;碑身高25米,宽9.84米,厚4米,重量2617吨;碑首高6米,宽11.74米,厚4.6米,重量862吨。
【南京】阳山碑材
    碑首只是打凿出轮廓,并未与山体完全脱离。在600年前,劳工们全耐自己的双手,无机械设备,辛苦自不必言说。【南京】阳山碑材
    碑首切开的长方形洞。
【南京】阳山碑材
    碑身位于碑首的后面,在下方切下一道高约两米的口子,和山的主体分开,也未完工。
【南京】阳山碑材
    600年过去,线条似乎向下变形,不再水平。巨石无辜,遭此横刀。
【南京】阳山碑材
    碑首和后面的山体已彻底分开。
【南京】阳山碑材
    碑首。
【南京】阳山碑材
    碑身的水平切缝,一人多高。
【南京】阳山碑材
    阳山石材,色黝泽如漆,古人称之为天赐良材。岩石无裂缝,层面平缓,利于开凿。 
【南京】阳山碑材
    当时开凿碑材,现场有设计施工的官员和监工。劳工千人中有囚徒。工程浩大,劳工自然艰辛,惨死者不计其数,阳山碑材的山脚下,现在仍有一村名“坟头村”,就是当年劳工安歇之地。
【南京】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来自一个统治者的疯狂指令。最终,成祖朱棣放弃了自己的旨意。究其原因,首先是随着时间的迁移,成祖地位稳固,把政治中心移至北京,对千里之外的南京自然牵挂就少,碑材毕竟是为太祖朱元璋准备的圣功圣德碑,似乎也不再迫切需要了;其次,当然就是技术问题,石碑并未全部与山体脱离,全部完工仍有相当工程量,碑材切下后,如何运至紫金山下?几乎无解。放弃,是最佳的选择。
【南京】阳山碑材
    碑座在碑首、碑身的山下不远,这里是古采石场所在。
【南京】阳山碑材
   山高数里,其体皆石。
【南京】阳山碑材
    碑座与山体仍大部相连,仅下方凿出三座石窟。  
【南京】阳山碑材
     这样的工程看起来都让人畏惧。
【南京】阳山碑材
    低洼处已有积水侵袭,水草竟然生长,真是旺盛的生命。
【南京】阳山碑材
     碑座底部,钎痕累累。
【南京】阳山碑材
    此处即南朝采石场遗址,吾人看到的南朝雄健的石刻、陵墓柱础,大约都来自这里。
【南京】阳山碑材
    这段狭长而平坦的山地,南北宽20米,长65,8米。是先人们用钢钎一凿一凿凿下去的,这需要无畏的勇气和拼死的决心。
【南京】阳山碑材
    袁机墓,位于阳山脚下。袁机是清代文学家、江宁县令袁枚之妹。她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常以诗文抒发悲伤,乾隆二十四年(1759)去世,乾隆三十三年(1767),袁枚葬三妹于此,并写下凄楚动人的《祭妹文》,为吾国三大祭文之一。阳山之中,又添一段佳话,壮此河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