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2015-10-10 10:28:13)
标签:

萧憺墓石刻

萧恢墓石刻

辟邪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萧憺墓石刻。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萧憺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镇新合村甘家巷路边的花园里。 国保碑竖立在木栅栏的外面,直面南来北往呼啸而过的车辆,显得颇为沧桑。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萧憺(478—522年),字僧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十一子,梁武帝萧衍的弟弟。齐时官至西中郎外兵参军。梁武帝讨伐东昏侯萧宝卷,兵人建康城后,齐和帝封之为给事黄门侍郎、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梁天监元年(502年),加封安西将军、始兴郡王。在荆州任所,励精图治,广辟屯田,减省力役,吊死济困,颇有政声。天监七年(508年)冬回应京都建康,当地人依依不舍,作歌唱道:“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后历宫中书令、兖州刺史、益州刺史、荆州刺史。天监十八年(519年),迁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普通三年(522年)十一月去世,时年45岁。梁武帝诏赠侍中、司徒、骠骑将军,谥曰忠武。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墓主萧憺是位有作为的皇室贵族。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萧憺墓南向偏东,墓前现存石辟邪2,石碑1,龟跌2。 图为东石辟邪,长3.75米、高2.92米、宽1.60米,雄兽,头部缺。辟邪昂首挺胸,翼前部雕饰浪花,后为长翎,额下须毛作八缕下垂,身刻卷云纹,脊部隆起,线条雄浑。腹部置一小辟邪,高1.04米、长1.04米,张口伸舌作伫立状,腹下与前后腿之间未镂空,雕刻简朴生动。1984年11月市文管会在提升石刻中又发现与之相似的另一只小辟邪。【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东辟邪背影。长尾拽地,稍有弯曲。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腹前蹲立小兽,大约是后人将它们归置到一起。小辟邪也许是望柱露盘上的遗物。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额下须毛作八缕下垂,以涡状作结束。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一大二小石辟邪。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辟邪的身上夹杂着色块,斑驳的色泽拖着疲惫的身影。这是多年前采用化学方法,采用环氧树脂充填裂缝,对南朝石刻进行“医治”的结果。这位来自1500年前的毅行者,又背负了新的创痕。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西辟邪,已经仅存残片。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石碑有一对。现西碑仅存龟趺,高1.16米、宽1.60米。半埋于草地之中。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东石碑保存完好,却无法瞻礼,锁于保护亭中。据载,东碑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通高5.61米。碑首浮雕蟠螭,额下有圆形穿孔,额题:“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碑身高4.45米、宽1.60米、厚0.32米,碑侧分8格,刻鸟兽纹饰。碑文略有剥蚀,辈子长达2800余字,东海徐勉撰,吴兴贝义渊楷书,为六朝陵墓碑刻中存罕最多、最完整的一块。龟趺高1.16米、宽1.60米,双目凸出,昂首伏地,雕刻传神。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1957年7月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建碑亭保护。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碑亭石制仿传统彩绘,显出那个艰苦年代文物工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努力追求。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萧恢墓石刻与萧谵墓神道石刻比邻而居。国保碑则新颖了许多,在花草树木簇拥之下,显得神采奕奕。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萧恢墓石刻非常幸运地保存着两只辟邪,相向而立。相与为伴的感觉一定让萧憺墓石刻莫名惆怅。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西辟邪。身长3.45米、宽1.2米、高2.87米。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西辟邪翼饰5翎。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雄兽,纹饰已风化漫漶。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长尾垂地,体态肥硕健壮。身上、基座上,都是密密长长的裂纹,都是时间的印记。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后腿上部勾纹。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翼翎五支。【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西辟邪。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东辟邪。身长3.2米、宽1.75米、高2.81米。东辟邪原来从头至尾,纵断为两块,缝宽0.14米,4足及尾部均断,1955年11月修复。【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额下须毛清晰,作十缕下垂。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昂首向天,体健威武。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须毛十缕,翼饰6翎.这都是它的独特之处。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长舌及胸,望之骇然。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长尾坠地,无数裂纹遍布全身。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雄性尘根已磨蚀变形,渐不可见。
【南京】萧憺墓石刻、萧恢墓石刻
    萧恢(476年-526年),字弘达,梁文帝萧顺之的第九子(一说第十子),梁武帝萧衍的异母弟。幼聪颖,7岁时便能通晓《孝经》、《论语》之义。他擅谈笑,爱文酒,涉猎史籍,轻财好施,颇有士大夫风范。齐时官至北中郎外兵参军、前军主簿。梁天监元年(502年)封鄱阳王、侍中、前将军,领石头戍军事。后累迁南徐州刺史、鄂州刺史、荆州刺史、益州刺史等职。普通七年(526年)九月卒于荆州刺史任所,时年51岁。梁武帝诏赠待中、司徒,谥曰忠烈。次年二月甘五日葬于建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