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2015-10-08 19:01:34)
标签:

萧景

辟邪

神道柱

反左书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萧景墓石刻位于南京栖霞镇甘家巷十月村农田中,就在栖霞大道和十月村路交叉口的南边。十月村路把神道柱和辟邪一分为二,再向南是一座有些年头的油罐厂。它们在古老的石刻面前,只是沧海之一粟,如白驹之过隙。可以确信,城市化进程离这里已然不远。也许不用多久,萧景墓石刻又将迎来新的邻居。
    千万不能小看这埋没于乡野的萧景墓石刻。它的石兽辟邪,以及神道石柱,都是无可替代的精品。南京市徽就是以这里的辟邪为蓝本。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景墓神道石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8年1月13日公布,南京市人民政府立。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萧景墓前现存石刻2种2件,其中石辟邪一只。原有两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西辟邪于1956年曾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又埋入原来地下。现存东辟邪为雄兽,原来从腰部断为两段,左前腿、底座也断,1957年5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重修。现臀部略残,身长 3.80米,高3.50米,体围3.98米。昂首张口,长舌垂胸,右腿前迈。头有鬣毛,腹侧双翼,翼前部饰6根翎毛。胸前几缕勾云纹,仿佛长髯飘拂。整个辟邪体态肥硕,雄俊壮美。【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东辟邪。无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它都是那样雄健有力,荦荦大观。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它镇守在这里1500多年,没有丝毫懈怠。现在,它成为南京的城徽,誉播环宇。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臀部略残;腰部有通长裂缝,这已经过修补粘固,但依然是薄弱的地方。身上还有其它较细的裂纹,如岁月刻下的皱纹。斜裂缝产生的应力集中时刻在威胁着这只精美石刻的安全。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长尾坠地。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时光的痕迹。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雄性的证明。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长舌垂胸。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健硕的胸脯上刻着祥云。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衬以羽翼。【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足前后交错,利爪毕现,纵步若飞,似能听到其行走的脚步声。雄浑壮丽,昂首挺胸,振翅蹁跹,这是用尽生命的活力呐喊。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萧景墓神道尚存一石柱,现存为神道西侧石柱,是南朝陵墓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之一。让人恍然如入从前。通高6.50米,往围2.48米。柱头为一饰有覆莲纹的圆盖,圆盖之上仁立着一只仰天长啸的小辟邪。小辟邪长0.84米,高0.51米。柱身高4.20米,雕刻隐陷直刳棱纹24道。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柱身上方接近圆盖处,有一长方形柱额,其上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23字,字迹清晰,令人耳目一新。这种别有意趣的特殊书体在南朝陵墓神道石柱上仅存两例:一例是丹阳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神道东侧石柱;另一例便是萧景墓神道西侧石柱。这种特殊的书体,历史上称作“反左书”。反左书在梁朝初年出现,大同(534-546年)年间盛行,其后销声匿迹,成为书法史上的绝响。
    柱额之下浮雕有3个怒发冲冠、袒胸露腹、类似鬼形的负重力士像。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覆莲纹盘,上立辟邪。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柱座高0.98米,上圆下方,上为衔珠双螭,下为方形基座,基座四例刻有张口、吐舌的神怪纹饰。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柱额之下饰有一圈绳辫纹和一圈交龙纹。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石柱静静地站在这里,已经1500余年。它是那样优雅,妙曼不可方物。  
【南京】萧景墓神道石刻
    萧景(477年-523年),字子昭,梁武帝叔父萧崇之之子,梁武帝的堂弟。少好学,长于辞令。齐时曾任永宁令,政绩显著,史称“政为百城最”(《南史·梁宗室传》)。齐永元二年(500年),封步兵校尉。萧衍代齐建梁后,封吴平县侯、南兖州刺史,加都督。后历官领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侍中、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等职。他勤于政事,颇负盛名。梁武帝对他极为器重,“军国大事告与议决”。普通四年( 523年)卒于郢州治所江夏郡城(今湖北武昌西南黄鹤山上),时年47岁。梁武帝诏赠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萧景死后,初葬于江夏,后迁葬建康(今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