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顺大云院

(2013-11-10 14:55:20)
标签:

平顺大云院

大佛殿

弥陀

弥陀殿

分类: 两山两圣人
平顺大云院
    车出原起寺,朝北耽车乡实会村驶去。前方村落已近在眼前,村墙上有一行拙朴的墨迹,指向大云院由此向前。汽车继续在寂寥的山路上奔驰,不久盘上山梁,翻过很陡的山坡,路遇孩子们在路边嬉戏玩耍,银铃般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终于,一面宽大的广场显现。大云院背倚龙耳山,藏于绿树碧草之中,像一位德行高尚的隐士,波澜不惊,它温暖着一位孤独的灵魂。
    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 (山门)、大佛殿、三佛殿,前院东西配殿分别为观音和地藏殿,后院东西厢房已毁。据院内的石碑记载,大云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金元时期遭毁,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多次修葺,成为现状。
平顺大云院
    山门三开间,旁开侧门。清代建筑。斗栱却有唐宋的风韵,普柏枋硕大。
平顺大云院
    大佛殿(弥陀殿)是大云院的主殿。台基高约1.3米,青石垒砌,殿前无月台,其余三面台基随地势渐高而筑。殿身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屋脊用瓦条垒砌。檐下四周施有檐柱14根,柱头上施有圆和的卷刹,柱础青石雕造,上雕有宝装覆莲。檐柱以上阑额普柏枋,叠交成丁字形,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普柏枋斜向搭交,形成稳固的方形框架体系。
    两侧配殿皆为清代补建,并不唐突。院中一颗古树,在规则严格的布局中随意站立,为建筑环境带来生动。
平顺大云院
     大佛殿前立1965年公布之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平顺大云院
    柱上斗栱。出两跳,第一跳偷心。令栱上有替木,替木上撩檐槫。泥道栱上三排枋,枋间施以散斗,用影栱。
平顺大云院
    每开间补间斗栱仅一朵。明间补间斗栱居中,两次间补间斗栱则不在开间的中线上,而是略向外移,与转角斗栱连在一起,共同承托屋顶翼角荷载。http://file20.mafengwo.net/M00/86/F4/wKgB3FF8xl6AQsr7AAJRTNd25pw40.groupinfo.w600.jpeg
     补间斗栱。
平顺大云院
    上平槫下两道梁串,置斗和横向翼型栱。
平顺大云院
    大佛殿内供奉弥陀佛,左右分立两供养菩萨,均为后世补塑。
平顺大云院
    殿内斗栱,三跳六铺作一、二跳偷心造,第三跳计心造斗栱。 
平顺大云院
     四椽栿压于斗栱之上,梁栿前端刻成月梁式。
平顺大云院
    有叉手、托脚,蜀柱细长,四椽栿上稻瓣驼峰。平梁上蜀柱下则是以矩形木块隐刻驼峰。平顺大云院
    稻瓣驼峰。平顺大云院
    殿内转角铺作。
平顺大云院
    内部梁架采用彻上露明造。丁栿头部延长于斗栱外制成二跳华栱,尾部搭交于栿上。平顺大云院
    转角斗栱,斗栱内凹明显,普拍枋出头。http://file21.mafengwo.net/M00/91/3D/wKgB3FF8zyqAYnBqAAMVjFErc4g39.groupinfo.w600.jpeg
    山西唐、五代建筑中用昂的斗栱,昂下尚无华头子的出现。华头子使用最早的一例是高平游仙寺毗卢殿(公元990-994年)。大云寺弥陀殿转角斗栱一跳45度角华栱上也出现同类构件,只是身内又与上层里转华栱斜切。此一昂下的华栱头子应为华头子做法的雏形。

http://file21.mafengwo.net/M00/AE/6B/wKgB3FF85yqAEaq_AAwyD1EPH3I78.groupinfo.w600.jpeg

    大佛殿内斗、枋、替木等构件上还保存部分五代彩绘,是中国古建筑中仅有。五代壁画,上承晚唐风格,无论男女皆以丰腴富态为美,心胸坦荡,气宇轩昂。 平顺大云院    弥陀殿北面,彻底的五代建筑。出檐深远,举折平缓。明间辟门,檐柱侧角、升起显著。平顺大云院    大殿鸱吻,明清补葺,已非原貌。平顺大云院    三佛殿是中轴线上最后一进建筑,清代遗构。平顺大云院     四铺作斗栱。平顺大云院     明间门簪。平顺大云院    殿内梁架,顺弯就势,清代建筑却有元代遗风,四椽栿通檐用二柱。平顺大云院    两山墙壁画为清代所绘十八罗汉。

平顺大云院
    石碑。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刺赐双峰山大云院十方碑》。
平顺大云院
     碑首额部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平顺大云院
    让我们再温习一下:大佛殿建于五代晋天福五年(940年)。为全国五处仅存之五代木构之一。它是唯一的五代壁画、最早使用普拍枋的实例。梁架上驼峰尺寸、形制各异,多达8种,这在其它建筑中也属罕见。http://file20.mafengwo.net/M00/90/38/wKgB3FF8zjmAH1QqAAKchen_8jU70.groupinfo.w600.jpeg
    大云院大佛殿的栱枋用材完全符合《营造法式》中规定的四等材规格。因而,大佛殿也成为中国木构建筑由唐朝模数制向宋代营造法式演变的活化石。
    呜呼!深山藏古寺,法式昭后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原起寺
后一篇:黎城城隍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