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原起寺
(2013-11-08 21:02:08)
标签:
原起寺
平顺
潞城
分类:
两山两圣人
浊漳河岸,青石黄土之上,是一座山崖,崖上起台,台上建寺,寺内举塔,塔高参天。松柏掩映,塔寺沉迷于烟霭之中。
此即山西潞城之原起寺。
余参观完河南涉县之娲皇宫,一路朝山西驶去。跨过浊漳河上之小桥,欣赏完天台庵,并不停歇,沿河向幽深处行进。很快来到辛安村,汽车爬上高坡,停在一座平台上。
平台上是一组烟熏红色庙宇,硬山筒瓦,显是明清建筑。在山西,平庸的
明清遗存略受冷落,似乎村民都羞于绍介。原起寺国保碑却立在此玉皇庙前,大约是想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向外推销。
玉皇庙东是一座高台,砖石垒砌。原起寺即在此高台之上,凤凰山巅。
走向荒石乱砌之台地,见一宝塔被脚手架围峙,此即北宋元祐二年(1087)建造之大圣宝塔。斗栱交错,相轮明暗相间,质朴的色泽更显厚重。
旁逸斜出,崛起巍巍。
天造地设之境。
原起寺山门。硬山屋檐,檐下三颗斗栱,两层飞椽。
从斗栱麻叶头的轮廓,当是明清形状,但栱身极薄,较为罕见。
屋顶上黄草丛生。
山门角科。下层圆椽呈深墨色,第一层扁椽则素朴得很,反差巨大。撩檐槫好似用竹子制成,青色外衣。
1965年5月,原起寺入选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属于潞城县,但和平顺县毗邻。
这碑看起来较古,碑额龙首,下雕一佛二弟子。看文字说明方知道,这是1957年11月,山西省文化局、潞安县委、下黄乡委、辛安村联立重修原起寺碑,字迹有些模糊。算起来至今也半个多世纪了。
裹在玻璃罩里,是八角青石经幢一座,刻陀罗尼经和建幢寺的铭记,幢座八面雕刻侍女乐人,风姿动人。
宋塔位于原起寺西侧,八面七级,层层出檐。
斗栱五铺作,额阑出头成霸王拳。瓜子栱成鸳鸯交颈。
转角出两翼,成蝉肚绰幕。
泥道栱、瓜子栱皆成鸳鸯交颈。
隐门,四朵门簪。
角梁头部套龙头,下挂铁铃铛。
塔顶铁刹,转环下八根铁索,由八个铁人张拉。相轮置于莲花瓣上。
原起寺规模较小,又逢维修,更显空间逼仄。此四根方柱撑起正方形香亭,位于中心地带。每根亭柱上刻有诗文一句:雾迷塔影烟迷寺,暮听钟声夜听潮;飞阁流丹临极地,层峦叠翠出重霄。
香亭柱脚。
香亭之北,正处于落架大修之中的,就是大雄宝殿,北宋建筑。座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呈方形,柱有侧脚,升起明显,梁架为三椽栿对劄牵,四铺作华栱出一跳,耍头砍成昂形。梁枋用材规整,屋坡举折平缓,出檐深远。虽经历代修葺,仍不失唐宋风格。
耍头伸出较长,砍成昂形。
足材四铺作,有替木。无普柏枋。
转角铺作。角华栱外侧成蝉肚绰幕。
檐角,戗脊上饰龙头。
直棂窗。
关公殿,香亭之东。悬山顶。
飞椽上铺芦草,草上毡泥铺瓦。
出头的椽子。
原起寺位于高台之上,极目远眺,是绵延无尽的群山。皇天后土,让这里沉静安逸。忍不住叹一声:大好河山!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涉县娲皇宫
后一篇:
平顺大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