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涉县娲皇宫

(2013-11-07 18:36:44)
标签:

涉县娲皇宫

娲皇阁

分类: 大河上下

涉县娲皇宫
    那一晚下榻邯郸,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想明天去哪里旅行。从网上发现涉县娲皇宫孤悬于山崖,壮美异常。虽国庆期间不免门票,想必也值得一观。

    翌日早起,驱车行驶在免费的高速公路,两旁群山万壑,峰峦叠翠。一路美景,陪伴天涯孤旅。不经意间,径直来到娲皇宫,这是传说中女娲补天的地方。只是这里的天空,也是蔚蓝。涉县娲皇宫    娲皇宫前,人山人海。余终于体验到国庆出行的滋味。来这里的人,大多不是第一次来,他们是女娲的朝拜者,怀着虔诚,带着信仰。

    娲皇宫及石刻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保的批次,代表了价值。涉县娲皇宫    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涉县娲皇宫    娲皇宫俗称“奶奶顶”,位于涉县西北唐王峧山腰。相传是“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处。这里群山叠翠,流水环绕,风景秀丽。涉县娲皇宫    娲皇宫依山就势,巧借天然,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涉县娲皇宫    广场新建牌坊,四柱三门冲天式。方柱周身雕刻龙凤图案。涉县娲皇宫    绿意盎然。涉县娲皇宫    山脚下,朝元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是民间礼佛祈福的场所。涉县娲皇宫    金佛殿,供奉四大名山金身菩萨。涉县娲皇宫    山      山前首庙,遂名朝元。 涉县娲皇宫    三生佛。涉县娲皇宫    朝元宫在1938年抗日战争中毁坏,想必现在看到的斗栱也是当代建构。涉县娲皇宫     石经幢。 涉县娲皇宫     工楷。涉县娲皇宫     娲皇宫其实就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为自己所建的无数离宫之一。只是假借女娲补天之神话,披上合理的外衣。涉县娲皇宫    停骖宫(歇马殿)是一行宫,为圣驾及香客休憩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娲皇诞辰之日,民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涉县娲皇宫    隋代祥符寺石碑。涉县娲皇宫

    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墨宝。涉县娲皇宫    石垂教经碑碑首。涉县娲皇宫   仙人被置于屋瓦上。涉县娲皇宫

    吕仙祠前石碑。涉县娲皇宫    由山脚向上绕行十八盘后,过广生宫便是“奶奶顶”即娲皇宫所在。这是真正的精华所在。涉县娲皇宫    皮疡庙内,供奉皮疡王和鲁班二神。见到巧圣先师,余十分激动,鞠了三个躬。涉县娲皇宫  “娲皇古迹”牌坊。涉县娲皇宫    砖制山门。涉县娲皇宫    吾人在响堂山石窟见过北齐八分隶,惊叹不已。但若在观娲皇宫石壁上北齐时期的摩崖刻经6部,多达13万字,便觉更胜一筹。这字入石三分,银钩铁划,笔力千钧。涉县娲皇宫    舒展自如,间架结构自然而灵动。涉县娲皇宫    六部经文分五处刻于娲皇阁北侧崖壁上,刻经总面积165平方米,刻石1187行,经文13.7万余字,是我国仅存的一处北朝佛刻经,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涉县娲皇宫      北齐石刻,这里古称“中皇山”。涉县娲皇宫    门头一斗三升斗栱,枋上团云纹。涉县娲皇宫    雄健有力的门神。涉县娲皇宫    彷佛听到先人挥汗如雨的刻石声音。这精美的汉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世界上的文字数它最美。    涉县娲皇宫    端庄雄伟。涉县娲皇宫    娲皇工摩崖刻经计六部:《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说盂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涉县娲皇宫    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的眼光洞,原有一佛二弟子石造像,现仅存释迦牟尼像一尊。涉县娲皇宫        衣褶清晰,周身被信众摸得油亮。涉县娲皇宫    线刻老虎。涉县娲皇宫         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今日所见,已为明清建筑。涉县娲皇宫    娲皇宫主体建筑娲皇阁,设在山势陡峭、地势险峻的山腰上,通高23余米,由九根铁索将楼体系在崖壁的八个“栓马鼻上”。涉县娲皇宫    娲皇宫楼阁共为三层:一层名为“清虚阁”,二层名为“造化阁”,三层名为“补天阁”。倚岩凿险,结构凌虚,地势独特,巧夺天工,妙不可言。涉县娲皇宫    俯视北齐石刻,为批檐遮盖。涉县娲皇宫    天造地设之境。      涉县娲皇宫

    嵌于绝壁,雕梁画栋。涉县娲皇宫

    转角科。涉县娲皇宫       柱上斗栱。涉县娲皇宫    远处是钟楼。钟楼、鼓楼分列于娲皇阁两侧,钟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造一高1米多、口径1米的大铁钟悬挂其中。游客到此,多击此钟,宏声回荡山谷,报于圣母知晓,以保平安。涉县娲皇宫    从娲皇阁室内古朴的颜色,可见斗栱的硕大。涉县娲皇宫    屋架皆用铁索相连固定。涉县娲皇宫    斜栱内部。涉县娲皇宫   转角科内部。涉县娲皇宫    上平槫及随梁穿。涉县娲皇宫    首层,卷棚拜殿。涉县娲皇宫    两排檐柱分列,六架梁通过斗栱置于柱上。涉县娲皇宫    转角斗栱挑干置于讹角梁下。涉县娲皇宫        首层拜殿内,是娲皇宫里最大的石窟,建于北齐。也有介绍称:此为原始石洞,汉代在洞外始建神庙三楹,明天启六年(1626)就楼基,凿条石,券宝顶,建起三层阁楼。涉县娲皇宫    梁枋绘画。涉县娲皇宫    象鼻昂。涉县娲皇宫    娲皇阁(三阁楼)居中,梳妆楼、迎爽楼分立左右,钟鼓二楼南北对峙。涉县娲皇宫    椅背山。 涉县娲皇宫     女娲补天。    涉县娲皇宫     眺望山水,峰漳明秀。涉县娲皇宫    民间用9个数字形象地概括了娲皇宫特点:1座吊楼,2种宗教,3个石窟,4组古建,5种刻经,6部经文,7尊塑像,8大功绩,9根铁索。

    天下绝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临清舍利宝塔
后一篇:原起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