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尤其是去年,随着微博、微信的发达,各种过去少见的行为、言论开始充斥网络,让人在应接不暇之余,时有暴力、暴戾之感。
不过,静下心来想想,即然是网络世界,不说些出轨言语,不制造些耸人听闻事件,确实也不容易产生人咬狗的新闻效果,也就谈不上眼球效应,更难博得粉丝。
这样想想,心中愤懑与不平,会好些许,至少,可以平常心一些。
不过,个人的看法,一个国家也好,一个社会也好,一个组织甚至个人也罢,如果要想获得健康成长,或者比较良好的生存空间,可能需要一些温情与宽容。
首先,要对历史、环境保持一份温情与宽容。常见一些人,跺着脚骂中国的历史,骂某人是什么什么。老实说,骂骂可以,过瘾也行,但事实改变不了什么。对真正的恶人的真正讨伐,是逐渐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尘当尘,土当土,该上历史绞刑架的,历史自然会将其请了去。但有一点也要注意,时机不到谁也请不去,不仅请不去,增加烦恼,有时候还起反作用。
我们生存在历史中,环境中,这段历史好与不好,都是我们的造化。保持一种温情与宽容,可以让我们对发的历史环境有感激与欣慰,对差的环境,增加抗体与免疫。
其次,要容得下不同政见、不同观点、不同价值观。时常见一些精英,以左中右划界,或坚壁清野,或老死不相往来;也有以文革划界,将其时的表现与此后的表现定牢牢绑定。凡此种种,都显然缺乏温情与宽容。不要说环境变了,人的观点、看法或多或少会改变,即使不改变,也没必要非要置人于死地而后快。
天地之大,万物更生。以反暴政始,而以施暴政终,是人生的最大悲剧之一。很不幸的是,我们身边,类似的人与事,实在不是一桩两桩,而是经常发生。
这也说明,对历史,对人事,保持一定限度的温情与宽容,要成为社会的主流心态,还需要很多的时空转换。当然,不管时空怎么转换,也会有不宽容的人存在,允许这些人存在,本身就是温情与宽容。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