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77岁的日中经济协会会长张富士夫,按照计划应该乘坐专机飞往北京,出席中日友好四十年纪念活动。不过,张富士夫当天并没有出现在北京。
钓鱼岛问题阻止了张富士夫来中国
见诸于媒体的理由,是飞机原因不能起飞,张富士夫无法飞往北京出席相关活动。
实际上,在日本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中日两国的关系已经降至历史的低点。两国高层交流已经事实上停止,只是彼此心照不宣,不直接说出是因为钓鱼岛问题导致的而已。两国高层领导都没有正式出席两国建交40周年的活动,甚至也没有想像中的隆重的纪念活动。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没有出席在日本举行的世界银行会议。事实上,那次会议是在日本将钓鱼岛固化之前就定好的了,按说周小川应该去。毕竟,2013年周的央行行长任期将满,在国际舞台上以大国央行行长的身份亮相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再说,也是在近邻国家,谈不上舟车劳顿。但是,周小川还是派了副手易纲出席。
另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是中国网球一姐李娜,答应参加在日本的网球比赛。中国的网络上,对李娜的指责、漫骂可谓铺天盖地一般。其实,李娜已经过了30岁,作为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身体的巅峰状态可能已经过去,珍惜每一次国际比赛都是情理之中。不过,后来的结局很有戏剧性,李娜输掉了参加日本比赛的资格。
奥田硕与张富士夫
77岁的张富士夫除了担任日中经济会长之外,另一个头衔是丰田株式会社社长,即丰田汽车的董事长。这个职务,才是张富士夫真正的社会身份,他之成为日中经济协会会长,也是缘于他在丰田的地位。
张富士夫是1999年从奥田硕手里接班掌管丰田的,也是奥田硕之后第二个非丰田家族人成为丰田掌门人的。说明这两点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正是这两点,证明了张富士夫的价值。
丰田是家族财团型企业,因此,掌门人应当主要由家族人担任。但是,这个历史被奥田硕改变了。
奥田硕是日本企业界的一位经营奇才。大学毕业后即加入丰田的奥田硕,在丰田经达近三十年磨砺后,在1980年代显现了过人的经营才能。正是在他他的全力主导下,丰田汽车在1980年代中后期的崛起,尤其是在欧美市场的无敌表现,丰田生产方式震惊了欧美。在1990年代,奥田硕甚至被外界称为日本财相,锋芒已经盖过了松下幸之助与盛田昭夫,当然,松下是日本家电称霸欧美的日本产业领袖,代表的是日本企业在1960年代后的日本企业崛起;盛田则是是日本半导体称霸欧美的日本产业领袖,代表的是日本企业在1980年代的崛起。而奥田的风光,则代表的是日本汽车产业的崛起。
奥田硕的崛起,得益于有个好搭档,那就是张富士夫。
与奥田一样,张富士夫也是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丰田,但在1968年碰到大野耐一之前,张富士夫在丰田几乎没有找到什么位置。正是大野,重新塑造了张富士夫,使他对丰田生产方式有了超过丰田绝大多数人的认识。
大野耐一是谁?
大野耐一是日本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之神,是丰田精细化生产的创始者。从1968年起,张富士夫埋头跟大野学习,一学就是15年。当时,丰田的管理学的是美国汽车管理方式,粗放经营,因此,日本汽车价格无法降低。大野耐一做的,就是深入车间,将一套工人们完全不能接受的条条框框,写到一块板子上,让工人们照做,工人们没有人喜欢大野。丰田的很多车间主管,一听说大野耐一来了,吓得直躲。
张富士夫与大野耐一这个怪圣,一学就是15年,人生盛年,却要遭受无数白眼,其毅力与耐力,绝非常人可比。1983年离开大野耐一时,张富士夫已经48岁。
48岁,对于一个男人而言,差不多是日薄西山的年龄。不过,对张富士夫而言,他的辉煌一页,才刚刚开始。
1985年,53岁的奥田硕开始掌管丰田海外市场,50岁的张富士夫则被奥田点中,去了美国。从那以后,丰田美国汽车的杰出表现,都与张富士夫有关。奥田与张富士夫开创了丰田美国市场的黄金10年。
1994年,由于表现杰出,59岁的张富士夫被调回日本,接替即将出现丰田总裁的奥田硕,负责丰田的海外市场。1996年,奥田出现丰田总裁,张富士夫出任副总裁;1999年,奥田担任丰田会长,张富士夫接任丰田总裁。
张富士夫的两大贡献
事实证明,奥田硕选中张富士夫接班,真是英明之极。
奥田一直有个梦想,要先占据世界汽车市场的10%,然后向通用的15%份额发起冲击。
张富士夫接替奥田之后,开始将奥田的这一梦想具体化、深入化。10年后,丰田果然超越了通用,成为世界汽车老大。当然,由于2010年美国的诉讼,加上大众及时收购保时捷,大众获得了世界汽车老大的头衔。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大众只是暂时领先。稍加时日,老大还是丰田。
除了在任上完成对世界老大的超越之外,张富士夫的另一大贡献,就是真正开辟了中国市场。正是在张富士夫掌管丰田后,丰田在2001年完成与一汽的合作,完成了天津-长春的中国大东北汽车重镇布局。2005年,又与广汽合作,完成了丰田在华南重镇的布局。加上此前在成都的西南重镇布局,丰田在中国的汽车布局虽然起步晚,但崛起路线图清晰完整。
失之中国
得之泰国?
企业做大了,应得提防政治风险。与国际著名汽车公司比起来,丰田的中国步伐一直比较迟缓,就是担心中日间的民族矛盾。
而今,钓鱼岛问题一出,显见得丰田当初的顾虑并非全无道理。
当然,中国汽车消费蛋糕实在诱人,丰田一定在合适时候来。新千年的时机,也许就是丰田觉得合适的时机。毕竟,中国汽车消费已经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消费举措。中国二三线城市居民,也已经有能力买轿车了。
不过,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是一回事,中国人很容易被点燃的民族情绪是一回事。
于是,在离中国不太远的泰国,丰田几乎同步做了布局。当然,2011年泰国洪灾确实让包括丰田在内的所有日本企业停工半年多。
对丰田来说,天灾总比人祸要轻微得多。其实,也不仅是丰田,所有在外投资的企业都一样。也不止是日本,中国目前在海外的投资,也有各种意外人为干扰。
所以,张富士夫的专机,虽然没有飞成中国,但很有可能直接飞去了泰国。当然,这是我猜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