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博客,说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在11月13日去世。我第一时间发短信给爱人,她曾经在经济日报工作,当时范敬宜先生做经济日报总编辑。
在做经济日报总编辑时,经济日报的人们亲切称范敬宜为“老范”,这即有他年纪不算小的理由,更有他脾气随和,比较亲切有直接关系。
范敬宜的书法好,是公认的。说起来也巧,当时人民日报的社长邵华泽将军,也以书法家著称。1994年,《中国市场经济报》创刊时,范敬宜已经做了人民日报总编辑。按说,一个正部署级领导,轻易是不会给人写字怕,不过,当我爱人请他去题词时,范敬宜没有推辞,题词很快就写好了。
说起来,我与范敬宜还是有过两面相识的,有一次,无意中还闯进了他在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办公室。
大概是1996年12月下旬,我去人民日报出版社见朋友郭宝平,但人民日报的门卫不让我的车进去。无奈,我撒谎说,去见范敬宜总编辑,给他送杂志。当时我正担任《中国汽车画报》主编,新刊刚刚印刷出来,顺路送给郭宝平欣赏,顺带着扯扯淡。
门卫当然得向总编辑办公室报告,经过一番交流,在我报上爱人姓名后,范办那边传来放行指示。于是,我开车进去了人民日报,印象中那是第一次开车进去。
既然打了招呼,就得去看一下,于是,我硬着头皮去了范敬宜的办公室。范敬宜很客气。当时他算不得老,65岁,人很精神。他接过我递上的杂志,让秘书给我倒水,问候了一句我爱人,然后转身告辞。在当时,这算是给我这样一位不速之客一个天大的面子。
从总编辑办公室出来,我赶紧开车去了出版社那幢楼,去见郭宝平。说起前面的撒谎经历,宝平兄笑眯眯地看着我。幸好我多带了几本杂志,不然,那天可要两面穿帮了。
后来再见范老,大约是2006年的冬天,在东四十条,他与一位我们熟悉的朋友携手过街。我爱人当时感慨万千:范总老了!是啊,与10年前我见过的那位人民日报总编辑比起来,确实判若两人了。
范敬宜有高血压,但他从来不吃降压药。今年四五月间,他被查出是癌症晚期,家里人没有告诉他具体是什么癌,他也没有细问。结果,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血栓,在11月13日阻拦了范敬宜的生命进程。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血栓却使他少受了癌症晚期的疾病折磨。所有经历过癌症晚期病人,或者侍候过的人,无不为病人的折磨而落泪、难受。
因此,用我们中国人传统眼光看,范敬宜算是修得了福报,没有遭受晚年病痛的折磨。他的亲人,也因为他去世时安详,而少受了无数的心理折磨。
我最后一次听说范敬宜的名字,是清华大学成立传媒学院的时候,据说他担任了院长。抛开这个职务的级别,这让范敬宜以一个新闻人始,以新闻人终,幸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