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正在出尽,是迎接利好的时候了。
欧美市场光伏需求在政策的刺激下明显回暖,中国海外光伏上市公司近期频频获得融资。国内几家海外上市的太阳能光伏企业表示,“太阳能光伏公司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或成为中国国内最早复苏的产业。”
2009年一季度是太阳能企业最困难的时期,销售生产在1月份已经触底。2009年第一季度,晶澳太阳能公司收入为2.317亿元,同比2008年第一季度的11亿元下降79.4%,环比下降76.3%。德国硅晶片生产商Solon一季度的营收仅为3830万欧元,同比大降76%。
国内多数光伏企业一季度虽仍报亏,但亏损已明显收窄。随着中国的相关光伏政策逐渐起到效应,尤其是6月份陆续获得订单,将使国内光伏企业下半年业绩更值得可期。
据业内人士称,因为气候的关系,欧洲光伏市场在第二季度开始复苏。按照常理,第一季度是整年的低谷,大约占公司全年销售的10%,第二季度占20%,第三季度40%,比例最大,第四季度开始回落到30%。”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和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6月份分别宣布已与比利时Enfinity公司和美国Recurrent
Energy签署销售协议。中电电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意大利Renergies公司签署了一份销售框架协议,将在今后的6年中向Renergies
Italia供应总计53兆瓦的电池片。
另一方面的趋势是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多晶硅行业衰退严重,成为“摔得最惨的一个”。2009年国际多晶硅远期合同加权平均价格比2008年下跌30%至107美元/公斤,现货价格则在2009年5月已跌至60-70美元/公斤。四川省一些多晶硅企业已经出现间歇性停产,这应该是国内多晶硅行业大洗牌的先兆。
变化一、积极向光伏下游拓展成为光伏产业的一个风向标。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7月14日宣布收购意大利太阳能市场专业系统整合商SGT公司的控股权,赛维将持有SGT公司70%的股份。这是继6月中旬拿下国内的敦煌10兆瓦太阳能项目之后,赛维加快向光伏下游拓展的又一表现。
变化二、薄膜太阳能电池成为新热点。太阳能电池家族主要由晶体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两大类组成。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包括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内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采光面积大、生产成本低、弱光发电好等突出优势。由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块5.7㎡超大型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日前开始批量生产,并出口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太阳能电池的尺寸在国际上处于前列。据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经理李洪文介绍,超大型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因采光面积大,转换效率已达到8%;同时,产品主要原料使用玻璃,每瓦使用的晶体硅量只相当于晶体硅电池的1%,大幅降低了电池的每瓦生产成本。
变化三、国家扶持政策持续出台。5月21日举行的新能源座谈会传出消息,国家将在财政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并且从十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此前表示,要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支持新能源和节能减排,近期大力支持风电规模化发展、"金太阳"工程、新能源汽车推广等10项重点项目。
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或称“金太阳计划”;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通知称,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这是继光电建筑新政“太阳能屋顶计划”之后,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又一大扶持政策。两者区别在于前者主要针对家庭或企业自用但发电不上网,此次针对并网发电计划,也就是说今后家庭或企业自建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其上网的电价将得到50%的补贴。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对光伏发电的最大支持措施,不亚于2004年开启全球光伏市场的德国政府对上网电价补贴的意义。此次扶持政策对于行业的象征意义巨大,将会带动整个光伏市场需求的提升,短期可能会对光伏行业整体带来股价催化剂作用。
从补贴规模看,与欧洲国家设置补贴上限的做法不同,金太阳计划计划支持不低于500MW的太阳能装机,实际上是设置补贴下限,使得可补贴规模有望继续提高;中金公司、申银万国和多家券商测算结果显示,补贴在100亿到140亿元人民币左右。补贴幅度方面,第一次将配套输配电工程投资纳入了补贴范围,因此从实际的补贴力度看,大于仅仅补贴组件安装成本的形式,对行业发展将起到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与其他国家已出台的主要光伏支持政策可相提并论,补贴的百分比高于美日。
期待更市场化的政策。
到目前为止国内甚至全球光伏产业都还是明显的“政策市”阶段,但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此次金太阳计划也许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有人算了一笔账,按照国家50%的补贴,首先做一个假设,企业投资一个项目贷款的比例为70%,贷款年限为15年,贷款利息为5.94%,利率优惠条件为-10%,项目运行期为20年,折旧期为20年,固定资产的残值率为5%.按照总装机300kw,单位系统价格为22元/w可得系统总投资为660万元。扣除政府一半的补贴就是3300000元。总的投资可计算出年折旧是156750元。扣除财务费用123493元和运行费用10000元,合计年成本290243亿元。按照年利用总共1250个小时,总装机300000w,总共375000000w的发电量.单位成本=总成本÷总发电量=0.77元/w。实现补贴后,成本虽然小于售价,但是大于电价。
光伏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解决上网电价的问题。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表示,希望看到的政策是对光伏上网电价进行补贴,就像德国一样,对光伏并网电价的补贴政府不设上限,然后根据发电量给一个递减的补贴,成本下来了就可以迅速发展。电网公司要有积极性去购买,终端用户乐意去用是最关键的。德国、西班牙等国的财政补贴正是从此处下手,使得光伏行业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但是
“金太阳工程”,补贴的重点则是集中在安装侧,并未解决上网电价这一实质性问题。
江苏省是我国光伏产业第一大省。据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费少云介绍,该省目前有500多家太阳能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总产能的60%至70%。该省计划通过向一部分电力用户征收一定比例的电价附加,建立省级光伏发电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光伏并网发电电价补贴。另外如上海、陕西等地也有意向要鼓励光伏发电。
《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规定,该省2009年到2011年对当地地面电站给出的固定电价是2.2元/千瓦时、1.7元/千瓦时和1.4元/千瓦时。而此前,我国最大的光伏电站示范项目敦煌10兆瓦发电工程的中标电价则是1.09元/千瓦时。
另外,通知还明确规定,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业主单位总资产不少于1亿元,基本上将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排除在外,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恰恰是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知还存在平均主义的弊端。每省补贴总规模不超过20兆瓦的规定,或将使得“金太阳工程”的效果大打折扣。从发展太阳能的先天条件来看,并不是所用的省份都适合。一方面不但会限制光伏产业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推广;另一方面不适合推广太阳能光伏的地区获得同等的份额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投资界和业内人士预测,后续将会有发改委出台更大扶持政策的可能性,在以后的电价调整中可再生能源附加费能进一步提高,对光伏行业支持的力度将更大;也有可能出台类似德国政府的光伏并网度电补贴政策。
【名词解释】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和并网发电。
链接一:太阳能下乡效果有待观察
自5月14日国家财政部、商务部正式公布全国家电下乡产品(太阳能)项目招标,
92家中标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冲刺。
太阳能热水器的未来在农村。农村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以及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对农村消费潜力激发的预期,使太阳能企业将家电下乡当成了生死攸关的存续之战。
但农村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的担忧,并未因为下乡工程而打消。由于太阳能企业多年来一直将发展重心放在城市,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很匮乏,未能结合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特点对产品和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致使一些太阳能热水器产品不能完全满足农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在家电下乡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农村消费者拿到补贴的手续和程序非常复杂。由于学历文化层次比较低,许多人对领取补贴的繁琐程序普遍感到厌倦和反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购买欲望。
链接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
22日,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起草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1年。该意见稿目前正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据统计,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其中,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其中再生资源产业的就业人数达1800万人。
据调查,目前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产业发展滞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量的废弃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节能服务产业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企业多,生产设备和产品的企业过多,从事技术研发和服务的企业过少;产业集中度低,排在前十位的水务公司污水处理能力仅占全国的20%左右;管理能力薄弱。
另外,由于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目前环保上市公司很难再通过融资做BOT、TOT项目,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表示,“据我所知,没有一家环保上市公司做成功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