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晚,在为北京电视台“环渤海新视野”栏目录制水浒传节目时,主持人胡紫薇问:谁是您心目中的梁山第一英雄?
当天录制节目的嘉宾,有央视百家讲坛水浒主讲人鲍鹏山先生、相声演员王玥波先生和我。
鲍先生与王先生认为,应该是鲁智深。
对此,我深以为然。不过,我有补充。
我说,如果从侠义角度看,梁山第一英雄当然是鲁智深。鲁智深特立独行式的行为方式,以及圆寂式结局,都昭示他的特殊英雄价值;如果从审美角度看,梁山第一英雄应该是武松。水浒传一连用十回的篇幅集中写一个人物,只有武松一人。这样的篇幅,差不多是梁山几位最重要英雄的加总篇幅了;而从梁山作为一个组织角度看,则第一英雄非林冲莫属。林冲是梁山真正拥立过两代天王的线索人物,其对组织的发展与贡献,可能仅次于宋江。
现场两位专家没有表示反对。
倒是我自己近十天思来想去,觉得意犹未尽,不吐不快,索性展开些吧。
我觉得,谈论水浒传中的大英雄,或者说第一英雄,至少要考虑三条基本标准:第一,对梁山发展有重要性,是组织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这一条是前提,没这一条就不成其为水浒传。第二,武功要高,要为江湖英雄所信服。没这一条也难以被称为英雄,这一条是基础。第三,要有四海传播的美誉度。
因为有这样的标准,像卢俊义这样武功天下数一数二的人物,尽管后来做到了梁山的第二天王,但他始终进不了梁山第一英雄的殿堂。而武功几乎与卢俊义齐名的史文恭,则因为与梁山无关,更是无法角逐这一光荣称号。
就我个人来说,对谁是梁山第一英雄这个问题,在认识上也有个变化与演进的过程。
少年时,很喜欢武松。凭一已之力闯荡江湖,杀猛虎,报兄仇,除恶霸,名播天下,岂不羡煞少年?及至读过大学,尤其是大学毕业后投入社会,行走在人生边上,则逐渐开始喜欢鲁智深。人有时候要有一股劲头,我行我素而又怀揣美好,是为鲁智深精神。但是,当我开始正式写作水浒传文章,尤其是将水浒传与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做区分时,我才惊奇地发现,原来四大名著不仅都是写组织成长的奇书,而在组织分工上竟然像是安排好了似的各有侧重。
简言之,西游记是讲组织从无到有的过程,水浒传是讲组织从小到大的过程,三国演义讲的是组织从大到强的过程,红楼梦讲的是中国特殊的组织--家族组织从盛大到衰落的历程。
如果从组织成长角度来评测梁山第一英雄,鲁智深与武松比起林冲来,确实都有一段距离。林冲火并王伦之后,才开创了梁山中兴的基业,这使得林冲成为水浒传中不能缺少的人物。更为可贵的是,为了梁山基业长青,林冲不仅推举晁盖做梁山新天王,并推举吴用、公孙胜做了梁山智囊,在晁盖后来去世后,梁山大的管理格局未发生变化,林冲之功也。也就是说,林冲以个人的能力与牺牲精神,奠定了梁山发展的基础。
再后来,宋江为了提升梁山江湖地位,以关公之名引进大刀关胜时,林冲甚至将马军第一的位置都甘心相让,其对组织大局利益而不顾自身的牺牲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一般的江湖侠义精神了。
我常想,像鲁智深与武松这样的人物,即使放在三国演义里,也是一等一的大英雄。放在七侠五义里,放在金庸小说里,也都顶天立地,异彩纷呈。不过,在水浒传里,他们只能退而求其名了。对梁山这个组织来说,林冲是必须的,而鲁智深与武松都是必要的。他们的区分,犹如林冲是主干,鲁武是枝叶。说白了,缺少鲁智深与武松,水浒传可能缺少些什么,比如侠义,比如英豪,比如士为知己者死,比如一见如故,但水浒传仍然不失为一部杰作。可你能想像没有林冲,水浒传是什么吗?
如上,我坚持林冲为梁山第一英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