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万亿”货币信贷能走多久
(2009-05-07 21:01:20)
标签:
经济财经gdp货币信贷 |
央行6日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环境下,近期我国货币信贷适度较快增长利大于弊,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体现,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报告》同时指出,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分。因此,央行认为,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但下一阶段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长。
很多的媒体今天都用了,央行认可信贷增长的标题,但这个标题是有些曲解央行的本意的,好像央行还要像1季度那样大量的投放信贷,其实我们算一笔账,一季度4.58万亿,如果4月开始每个月放6000亿,就是5万4千亿,这样全年就是10万亿的货币投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去年全年的货币投放才4.9万亿,如果这么大量的钱放出来会有什么后果呢?通货膨胀是大家了解的,自1992年有了季度统计数据以来,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长总比GDP的增长要快,最少快出了3.5个百分点(2005年第1季度和2007年第2季度),最多则要快出24.7个百分点(1994年第3季度),而在1993年发生了什么呢?那时候我国延续了整整一年的高通胀,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在做生意,所有人都能弄到钢材,赚钱的速度也更快,只是我们的银行存款的实际购买力快速下降,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以前的劳动全部白干了。
那现在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我们看到1季度的m2已经高到了25%以上,高于GDP19个百分点已经接近了1994年的水平,而且M2的斜率已经相当陡峭,如果信贷规模下不来,很可能下个季度M2的水平就会超过1994年。国家不会不考虑这个。
所以央行所说的宽松货币有利于稳定市场,主要是针对存量而言的,也就是说认可了现在已经投放的货币量,这并不意味着新增贷款仍将延续万亿的规模,或者说新增贷款肯定不会再维持这样的数据了。否则,经济没起飞,货币先弄成通胀了,就更加麻烦。
世界上的经验,GDP加物价再加4%左右应该就是需要投放的货币供应量M2,这么算8%的GDP加上3%的物价,再加上4%的引导量,今年的M2货币供应量应该15%以上,最多最多不应超过18%。所以这么算,从4月份开始央行在保持存量的同时,更大的可能是减小增量,新增信贷额度将进一步减少,有5000亿以内的水平就很不错了。就如同我们生病了去医院,一开始的药剂量肯定很大,随着病情好转也要逐渐降低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