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多远

(2009-05-06 20:48:32)
标签:

经济

财经

人民币业务

资本项目

梁锦松

上海

股票

国务院已于近日批复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消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建立后是否能够取代香港的问题,而观点也是十分鲜明的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发表博客文章称,国务院决定全力将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金融业至少减寿五年。他认为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前,香港股市还有几年好光景。假如香港能融入珠三角的经济转型,并成为其金融窗口,与上海还能在竞争中共同进步。但是如果香港不思进取,坐吃山空,不仅中资公司会在上海两地上市,汇丰、长实也可能到上海挂牌,届时香港金融业就面临著被边缘化的命运。而另一方面的观点,前香港财政司司长、百仕通集团主席梁锦松表示,美国的官员和评级机构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感到非常乐观,并对中国政府的经验和能力充满信心。香港有强大的祖国作后盾,只要能够把握自己固有优势,利用未来10年开拓人民币业务以及发展衍生产品,即使中央政府有意将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地位也不会被取代。

我们清晰地看到,两方的观点有一个桥梁,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否成功,如果人民币真的对世界开放,正如陶冬所说的,上海无论从容量、从支持都将超越香港,梁锦松所说的人民币业务以及衍生品,只要政策放的开,相信不会成为上海的阻力。这里面就把焦点聚集,两个人所说的两种观点就是人民币的开放问题,就是说人民币开放,上海取代香港成为必然的趋势,而人民币在不能开放之前,上海还没有成为金融中心的根本。

这里说的开放,就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也就是说人民币将完全自由兑换,实行自由汇率。那样,我国的经济成果,包括2万亿的外储,几十亿的居民储蓄都会暴露在国际资本的枪口下,届时我们将不再有行政的防火墙,在这个时候我国的金融要面对华尔街,面对伦敦甚至东京、香港的竞争,这才是对我国最大的挑战。稍有疏忽亚洲金融危机的故事就会在我国上演。但风险也是随着机遇共存的,有了金融的支持,我国的实体经济才能突破制造业的瓶颈,有了金融我国的民营企业才可能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有了金融的大力支持,才能创造更高的杠杆率,大国崛起才不成为空谈。

所以说,人民币的开放势在必行,而在开放之前,我们要做好制度的保障,做好人才得储备,这些方面应该尽早落实,不要等到风暴来临的时候才忘记带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