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市怪象花絮

(2007-03-03 22:16:44)
分类: [财经] 新闻∣评论

刚刚看到《第一财经》刊出的一组牛市怪象,忍不住选出几篇来分享一下,至于我听到的有关基金的笑话是:那些在银行买国债的老太太,听说基金正在红火,银行人员也推荐他们买基金,老太太问:“基金的利息是多少啊?”说不定很多人糊里糊涂地买了基金赚了钱,但真不知道他们面对亏钱的时候,会怎样?

 

2000万元进不了大户室

  这样的故事在市场中已不鲜闻: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曾经接待过一位老年客户,随身携带几百万的现金去基金公司购买基金。交流中,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员才惊奇地发现,这位携带巨额现金的老年客户不是自驾车或者乘坐出租车而来,而是乘公共交通车而来。

  还有消息称,在西南某城市代销基金的银行网点,一位花甲老人,拿着200万的现金,在银行网点内选购基金。而中午时分,这位身家至少在200万元以上的老人首先想到的是买一份米线来填饱肚子。

  而另一位投资者手握巨资想进大户室,但他仅仅明白了什么不叫大户。他以2000万元资金去开基金账户,本想能进大户室,殊不知吃了闭门羹,被告知“请到外面(散户)去排队”。

  就在一年以前,银行的柜台前排队的客户一类在办理常规业务,另一类在买国债,而现在国债队伍已经变成了基金队伍。很多投资者聚在银行网点征询银行理财顾问,哪只基金更值得购买。

  再让我们看一个场景,了解一下基金投资的“热度”吧:据传,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开车被叫停,当总经理透露自己是某基金公司老总时,当事人员非常惊讶和兴奋,并立刻放行,还称如果以后遇到麻烦可以帮忙解决,同时还要求以后要多多指引投资方向。

 

开户的故事

  2006年1月16日,某证券公司中山北路营业部。

  离下午开盘还有20分钟,少妇排在队伍最前头,抱着个小男孩,倚在柜台前,脸上带着优越的神情,和维持队伍秩序的保安聊着,似乎和保安很熟。

  “上午8点半我就来了,排队开户的人真多,现在才轮到我。”少妇对身后的中年男子说。

  中年男子正向大厅里的保安抱怨,“下午开户人数还有限制,很多人都白来了,开个户,真不容易。”

  中年男子脸上透着几丝不耐烦的神色。

  “啪!啪!啪!”

  营业厅里响起了热闹的掌声,开盘时间到了,柜台工作人员也到位了。

  少妇放下小男孩,走上前去。

  工作人员递给少妇一张表格。接过表格,少妇一脸茫然。

  “填啊?”工作人员催促到。

  少妇的脸“唰”地红了,低头说:“我不认字,不会填。”她拿出准备已久的身份证,说:“大哥,麻烦你了,帮我填一下。”

  “不会填也开户啊”,工作人员咕哝了一句,“名字会写吗?”

  “会,会。”少妇连忙回答

  工作人员低下头帮少妇填了起来。

  这时,少妇的手机响了,“哦,你在工地啊,我轮上了,人真多,排了一上午,用我名字开的户,等会儿我就去存钱,就把5000元都存上吧……”

  少妇认真汇报着情况。

  “签字吧。”工作人员说。

  少妇一笔一画地写完了名字,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表,小心放进包中,抱起小男孩,走了。

  看着少妇远去的背影,保安“哎”了声,“绣花枕头稻草芯,谁都把股市当作自家开的了。”

  人群又骚动起来

  “慢慢来,排好队啊,相互体谅点。”保安又上去维持秩序了。

 

小摊主告诉对冲基金经理:买青岛啤酒

  专栏作家William Pesek在1月份一趟从东京飞往曼谷的飞机上从一个对冲基金经理口中听到了一件奇事。这个英国的基金经理在上海的时候曾经在一个小摊子购买DVD,摊主悄悄地对他说:“如果你还没有买青岛啤酒的股票,现在还可以买一点。”这个基金经理将这称为“肯尼迪时刻”。

  “肯尼迪时刻”的说法,与股市中著名的“擦鞋匠理论”有关。

  美国1930年的经济恐慌之前,股市正如日中天,每个人都在以高价买入股票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华尔街到处都是因为炒股而暴富的人。当时在华尔街工作的股票交易员、经纪商以及投资人都会在工作之余到街道旁的擦鞋匠那里擦鞋,市场是如此的火爆以至于擦鞋匠都难免问问这些业内的人哪一只股票是市场的热门。

  久而久之,这些擦鞋匠的摊子就成为了热门窗体底端股票的信息交换中心。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非常热门的股票,因为每个人都在谈论它,这些擦鞋匠面对此一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变得难以把持,最后跳入股海。而之后的事实证明这时已经是泡沫的高峰,之后市场急转直下。之后人们就将这成为“擦鞋匠理论”,意思就是当所有人都在谈论股票的时候,这往往是一个市场泡沫即将破灭的时候。

  当年华尔街最大的庄家之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就在1929年听完一个擦鞋匠对股市侃侃而谈的第二天坚决抛售了自己的股票。 

From《第一财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