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藏旅行川藏线雪域高原感悟随笔 |
该轮到我们的卡车了,我的心顿时紧张起来,我陪老罗坐在驾驶室里,老罗把车发动着,轰了两脚油,看了看前面堆满碎石的路,对我说,“你下车吧”我明白他的意思,看着他很严肃的表情,我轻轻的说了句:“你小心啊!”然后下了车。
汽车在原地吼了两声,然后猛地冲向碎石坡,碎石在车轮下飞溅,车棚剧烈的摇晃着,当车爬到半坡时,突然停住了,车轮空转着,轮下旋转出两个大坑,碎石经不住重压纷纷滚落下山涧,眼看汽车就有滑下坡的可能。正在这时,一群素不相识的藏族同胞冲了上来,又是填石头,又是推车,在他们的呼喊声中我们的东风卡车冲过了塌方。
(照片)
此时九点二十四分。
荒凉的怒江山,光秃秃的山梁,崎岖不平的山路,无尽无头。汽车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度一路下到两千米。我们三个人挤在驾驶室里,困倦时时袭来,可还要强打精神,我不时找个话题和老罗说两句,或给他递上支烟。因为在这样的路上,实在不能有半点马虎。
2005年再次走到这里,我找到当年塌方的地方站了许久,想起十几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还是那条深谷,还有深谷中依然翻滚不息的江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我曾在《川藏日记》中写道:“就是这条延伸在雪域极地的最险峻的路。就是这条通向我遥远回忆的路。五年前,我们的车队从千里外北京宽阔的三环路一直开进它惊险崎岖的胸膛。五年后,我坐在波音757从高空飞越它,俯视它。久久地俯视它盘绕在雄浑雪山中的渺小与坚韧,单薄与顽强,我不能不有壮怀激烈的震动。
中午在左贡县城吃了点面条后继续赶路,一路颠簸,一路呼叫,我们真希望能从对讲机中早一点听到前方的声音。
终于,当我们行驶到怒江山下时,对讲机里有了回应。
当晚我们在巴宿安营扎寨。
十几年后我们又来到这里,记得当年这里是一片白雪,当时是四月份,这次是八月份,天渐冷了,可放眼望去,周围是一片裸露的荒山,只有远远的山顶上能看到些积雪。
当地人带着我们沿一条崎岖的土路,爬上一座山,说这里有一片神奇的石头。我们抗着设备,磕磕绊绊的跟着向导来到山坡上的一座玛尼堆旁,向导指着几块石头说:“这上边的(唵、嘛、呢、叭、咪、吽。)是自己长出来的。”果然,石头上突起的藏文非常清晰。再往山上走还有更多长着藏文的石头,有的大石头上甚至是成篇的藏经。为什么石头上能长出如此清晰的藏文,至今无人说清,这也许正是西藏的神秘之处。
(照片)
藏族人对宗教的崇拜很多表现在对自然的崇拜上,他们敬山、敬水、敬大树、敬自然万物,藏族人磕的长头,也是要五体投地。山石显灵,为崇拜她的人铭刻出神圣的印记。
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为藏传佛教名词,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所谓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广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据说,藏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六字真言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还有的藏学著作认为六字真言最简练而诗意解释是:“好哇!莲花湖的珍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