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藏旅行川藏线雪域高原感悟随笔 |
近几年,数码摄影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作品也一反常态,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它打破了传统影像的概念,拓展了二度创作空间,使过去传统摄影暗房技术不能完成的创意得以实现,黄辉的《水乡悟》就是一例。
我和黄辉是几年前在新加坡的一次名为《魅力中国》影展上认识的,当时他的一幅表现藏族风情的作品《春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应该说他不是一个职业摄影家,但他钟情于摄影,这些年尽管在电视台工作很忙,却从未放下手中的相机,难能可贵的是,他勇于探讨并大胆尝试,尤其是对Photoshop的运用,这既需要对软件程序的娴熟,更需要有形象的创意思维。
数码摄影摆脱了过去的一些传统的东西,更加方便、更加适合于摄影家创作。数码摄影的出现不是对胶片摄影的冲击,应是时代发展对摄影提出了新的要求,是科技为摄影服务的具体体现。数码摄影特别是其后期制作能充分发挥摄影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翻开《水乡悟》很难说这是完全意义的摄影作品,倒像一幅幅中国画,他不再强调光影的造型,而是通过电脑制作,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更多强调线条、构图和营造意境。这也许正是“悟”的追求吧。
我们都去过水乡,水乡也出过不少作品。走进水乡就像走进一幅优美的风情画。水乡的风情总会使人怅然,而水乡蕴藏的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这些也许更符合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在似与不似之间,,阐释作者对景物的理解和借物言志的心境。
黄辉的水乡作品还保留了一定的纪实影像元素,如西塘的鱼鹰,甪直的游船,同里的刷锅人,这似乎是在中国画大胆留白构图风格上的细节刻画。这既需要前期拍摄时对景物的把握,更需要后期懂得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水无常势,艺无定法。这种源于摄影的中国画,应该说是一种艺术探索,是一种对数码摄影的尝试。当今是一个图像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纷繁的多元化社会,人们需要更多的形象思维去打破平面的思考。
看着《水乡悟》感觉很安静。面对现实社会的功利与浮躁,应该静心品味一下水乡带给人的启示,从这现代技术所表达的传统内涵中去感悟人生的意义。
更多请进http://www.laibachaqu.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