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2013-10-19 21:32:53)
标签:

梅城

严州

陆游

建德

浙江

分类: 国内-其他

这次去富春江徒步,大本营就设在建德市(县级市)的梅城镇。这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千年古镇,秦时就已经是当时富春县的县治了,后来还成了睦州府、严州府的府城,直至清末。在总共四天三晚的行程里,除开中间那一晚在富春江畔露营外,其余两晚都是在梅城镇里度过的,只是每次都是晚上匆匆忙忙地过来,早晨匆匆忙忙地离开,没有细细地品味一下,因而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梅城其实是梅花城的简称,而梅花城一直以来仅仅只是这里的雅称,这是因为梅城原来有一半的城墙(即临江的那段城墙)的雉堞为梅花状。据说,全国仅北京、南京和梅城有这样形式的雉堞,因此当地流传着天下梅花两朵半的俗谚,这半朵梅花就是指梅城。直到民国时的1938年,梅城才作为正式地名确定下来,不过这一年,它赖以成名的梅花城墙却被拆除了,或许是这个原因,从此以后,梅城的好运气就似乎不再了。

在以水运为主要通道的时代里,这里是钱塘江上游唯一的州府,且位于钱塘江干流富春江、新安江和最大支流兰溪江的汇合处,因此,近浙江省三分之一面积上生活的人口、出产的物品都必需经由这里中转。后来,随着水运的衰落,这里的地位便逐渐下降了,从1921年开始,短短的几十年间,梅城就由州府变成专区,再变成县治,最后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史上,很少有这样连降三级的逆变。

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的梅城镇里,随时还可遇到不少的古迹。早上在酒店的院子里等车,一块石碑随随便便地立在花园里,却是道光年间七百九十七人公立学山荫木永禁砍伐碑,旁边一座紫翠亭,却是少见的两层结构,六角飞檐,古朴中透露出一股灵气;晚上在街上闲逛,闹市中发现了两座牌坊,一座是思范坊,是纪念曾在此任知州的范仲淹,一座为建德侯坊,牌坊上建功立德正是建德市名字的由来。

回来后查资料,我们所住酒店以前应该是原建德县衙所在地,那座紫翠亭跟陆游大有干系——陆游一家三代都曾在这里做官,他的《剑南诗稿》就出自于此。古镇里还有一座青柯亭,就在原来的严州府衙门内,当年,蒲松龄去世后,《聊斋志异》便是首先在这里校订、刻板、印行的。另外,在古镇的边上,还有两座宝塔,唐伯虎游览此地时,留下了双塔凌云的赞——还算好,参拜玉泉寺时,我们在大雄宝殿的前坪里,总算是远眺了这双塔一眼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我们住的酒店,是周谷城的题词。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学山荫木永禁砍伐碑,就在我们所住酒店的前面,这里以前是建德县衙。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紫翠亭,就学山荫木永禁砍伐碑旁边。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思范牌坊,是纪念曾在此任知州的范仲淹。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新修复的城墙。从富春江徒步回来后,人太疲了,所有没有详细去拍。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定川门,从这里出去后就是江边。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我们吃早餐的包子铺,豆浆1元,肉包子0.8/个(2013年国庆)。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一排蛮有气势的古建筑,就在包子铺的对面,可惜没时间进去看看。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门上的横额为作光作盐,估计这家是信基督教的。

半朵梅花——建德梅城古镇

很多老房子都是空空荡荡的了,一看就好久没人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