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乞巧:十三会织布,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经书,女性教育的资源

(2014-08-04 16:14:43)
标签:

文化

先秦

陇南

西汉水流域

长恨歌

分类: 行走国内国际

2014年8月2日,朋友偶然告知在北京举办承办#中国陇南# 乞巧 #女儿节# 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到会场,看看来京的陇南朋友,也在会场看看 #西和# 、#礼县# 乞巧文化,麻纸制作工艺、刺绣、剪纸和麻纸书画,及陇南风景民俗摄影,翻看会议论文集,书画集和介绍材料。才知道 这是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内涵丰富。

一是对先秦乞巧文化的深入挖掘。地方上约请民俗专家调研,分析展示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复原了虔诚的心情、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期盼如愿配婚、生活幸福美满。显著地区别于我们“以为”的鹊桥相会的传说。

二是对偏远地方先秦文化的关联研究,推溯到《诗经-秦风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流传悠久,脍炙人口的经典词句,居然出自西汉水流域而不是“以前以为”的渭水或伊洛河,虽然是西北师大教授的一家之言,也算是个新收获。

三是“向世界说明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因为有朋友近期远赴西部非洲从事文化传播活动,在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宝库中,相信他会发现新的、值得介绍的内容。活动还聘请了东欧、非洲国家的外交官作为“陇南乞巧文化全球宣传大使”,意义深远。

四是乞巧活动,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独一无二,绝无仅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实的“女儿节”girls’festival。弘扬乞巧文化,是传承东方女性勤劳贤慧、淳朴善良、向往美好的传统美德的一面。估计东部及中部地区的女孩子,向往“七夕”多是为了牛郎织女情人相会的情结,另一个方面。

五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是因为唐宋以来的优美诗篇,唐代“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白居易# 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李商隐“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宋代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十三会织布,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经书”。都说女性教育要加强,现成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信手拈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