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瓦伦丁节与七夕节哪个更是情人节

标签:
情人节七夕节圣瓦伦丁节 |
分类: 杂谈 |
每年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Valentine's Day)。
但这个节日却与死亡相关。
传说公元三世纪,古罗马有一位叫瓦伦丁的修士,因为违抗暴君克劳多斯不许男女结婚的禁令,在神庙里为情侣举行婚礼,因此惹怒了克劳多斯,被投入地牢受尽折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迫害而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修士,将2月14日定为“圣瓦伦丁节”(Valentine's Day)。
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当时人们设立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这位叫圣瓦伦丁的修士,并非为结婚的情侣庆祝。但因为圣瓦伦丁敢于违背禁令为情侣举办婚礼,而被迫害致死的,所以也就把它当作“情人”的节日。
将一位冒险为情侣举办婚礼而死的修士的忌日,当作情人之间狂欢的节日,在老赵看来似乎不太厚道,至少缺少对这位勇敢修士应有的敬重。
相比之下,源于中国汉代的七夕节,则更适合作“情人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与中国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紧密相连。牛郎与织女被天帝强行拆散之后,天地相隔,苦苦思念,善良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带着儿女腾云驾雾追寻织女,就在牛郎织女即将相逢之时,王母娘娘以金簪划出一道天河,将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七日,千万只喜鹊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七夕节的传说,虽也有强权与悲情,但故事更多的带有喜剧欢情的色彩。此外,牛郎与织女每年只有一次相聚的机会,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两地分居,因此七夕节也饱含着重逢的喜悦、幸福和快乐。长年累月天各一方的两地分居,牛郎既没有找小三,织女也未有外遇,这等忠诚与坚贞的感情,堪称爱情中的上品。
老赵以为,七夕节更能体现男女双方对爱的坚持,对情的坚守,以及在一起的珍贵,因此也更凸显爱情的价值与意义,更适合作为情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