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狼格林重返狼群的生态学意义

(2018-05-18 10:12:34)
标签:

原创

李薇漪

重返狼群

小狼

格林

分类: 杂谈
小狼格林重返狼群的生态学意义

  最近读的一本书,是成都作家李微漪的纪实小说《重返狼群》。
  小说讲述了作者在若尔盖草原偶然获知一只出生五天的小狼崽,父母被人类杀害,他的五个同胎兄弟也因失去父母而夭折,李微漪决定拯救这只小狼,带回成都抚养,命名为“格林”,从此与狼一起生活,并返回若尔盖草原对格林进行野化训练,最后成功放狼归群的故事。
  《重返狼群》2012年7月10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前我知道这本书,但从未在意,没有找来阅读。读过姜戎的《狼图腾》,对狼有些初步的认识,但以为小说毕竟有艺术夸张成分,作品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倾向。
  2016年某一天,在当当网上闲逛,看到《重返狼群》,就顺手当了下来,书收到后没读,搁在书架上。大约一个月前,找寻一本书,无意中看到了被束之高阁的《重返狼群》,取下随手一翻,随便读了其中的一个章节,未了却被小狼格林所吸引。
  《重返狼群》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作者写实的叙说手法,让这部作品更像是作者的“养狼日记”。小狼格林的懂事、可爱、憨厚、忠诚,甚至有些呆萌,让我拿起书之后欲罢不能。
  小狼格林出生仅五天就被人类带到城市里饲养,但不可否认,其野狼族群天然的本性,比如小心谨慎的自我保护意识,对食物狂野的欲望,都带着物种遗传基因的特征,也正由于遗传基因的外化,才使得格林身上狼族最真实的情感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格林对主人李薇漪的服从与信任,依恋与感恩,都是小狼格林最纯真的情感表达,也是格林智力与情感在人类社会的狼性柔化。
  从小到大,我们从书本获得的对狼的认识,大多是多疑狡猾、忘恩负义、狼子野心等等负面的信息,最著名当属中国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所有关于狼的故事都在告诫人类,千万不可亲近狼,狼是不可信任的动物,狼天生是人类的敌人。
  但,数千年来的事实证明,狼与人类在地球上共生共存,互相依存。草原上的牧民对于狼有最深刻的认识,狼虽然会偷袭羊群,但狼同时也捕食草原上的老鼠、野兔等动物,保护了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的繁荣。事实上,狼在能够寻觅到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命的时候,往往不会也不愿意冒着危险偷袭牧民的羊群,只有到了无食可觅,饥肠辘辘时候才会挺而走险。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牧民对于狼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认识,他们对付狼的办法简单而有效,就是饲养牧羊犬充当保安队,驱赶偷袭羊群的狼,并不以把狼赶尽杀绝为目的,因为牧民深知,如果草原上没有了狼,大量野生食草动物便肆意繁殖,其结果将对草原造成破坏性的危害,影响到羊群的生存,后果更为严重。草原上的牧民深知物竞天择的规则,他们选择与万物和谐共处的生存原则。
  作为地球的主宰,人类对于大自然需要有大格局和宽阔的胸怀,与其他物种平等和睦相处。事实上,人类的祖先,起初也是依靠掠食生存,跟狼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有到了农耕时代,才改变了生存的方式。
  在李薇漪的《重返狼群》中,格林具有动物的灵性,聪明且智慧。包括格林的母亲,其智商也体现了物种最高的理性及果敢,在牠频临死亡之际,残忍地把自己的皮毛撕咬破坏,牠忍受剧痛的自虐,目的在于不让人类得到完整的狼皮。
  人与动物,在保证食物链循环正常的前提下,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如今人与动物的矛盾,根本的原因在于生存空间的冲突。人类的每一步进展,都以牺牲环境和侵犯动物生存空间为代价,被逼的无路可逃的动物,只能与人类决一死战。倘若人类能节制一点,万物和睦的场景,将不会只是美梦。
  人是地球的统治者,主宰着地球的一切。人类对自然界的贪婪和掠夺,是地球上万物失衡的首要根源。
  格林重返狼群之前,对人类的亲近、友善和感恩,远比地球上的人类崇高而真实,牠对人类的认知,源自李微漪对牠如母亲般的关爱,但牠毅然决然重返狼群的选择,除了对种群的认同与回归,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类群体失望的表现。
  《重返狼群》不仅是一部叙述格林狼生历程的故事,也是一部深刻反思人与动物关系的专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