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事情老是犹豫不决?
(2010-11-01 10:24: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问题解答空间 |
问题:
一会觉得这样,一会又觉得该那样,求解答。
回应版本一:
做事犹豫不决是担心犯错。谁都希望有个好结果,也都希望不犯错,但未来的事是不能确定的。你非要一个确定的结果自然就会犹豫不决。解决之道是勇敢地选择,并愿意为此负责即可。
做事犹豫不决是把选择看得过重,巨大的压力下很难抉择。这样的人通常认为只要选择正确就会有好的结果,其实这样的逻辑关系是不存在。结果多是做出来的,不仅仅是选择的功劳。选择只是个开始,过程中需要努力做,过程中还可以调整。我们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只要选择一个努力做即可。
做事犹豫不决是选择的思维模式有问题。有人有完美情结,不容许一点瑕疵。当一个选择方案或方法出来后,就进行分析,一旦发现瑕疵就放弃,再找下一个方案,再分析。由于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所以迟迟做不了决定。解决的方法是找出三~五方案或方法,从中选出相对好的即可。
回应版本二:
听起来这是个如何选择的问题。一会儿觉得这样,一会儿又觉得该那样,怎么选择都有担心在,似乎总想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一旦绝对化地想找到一个最好的选择,自然会在原有的办法上找不足,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旦当前的办法有瑕疵就会被否掉,形成裹足不前犹豫不定的死循环。
要知道好或不好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办法是绝对完美的。所有的办法都是在“情境”中才有其意义,而办法的功能是为目标服务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相对的有效和无效。
不妨问一问自己:如果“这样”了结果会怎样?这个结果对你意味着什么?如果“那样”了结果会怎样?又对你意味着什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建议你在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先想出3到5种,在这几种当中去评价孰优孰劣,通过比较,选出一种相对好的方法去实施,看看能不能帮助自己做事果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