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关于咨询中的指导与非指导

(2010-03-03 16:31:18)
标签:

法律

当事人

面质

普遍性

罗杰斯

健康

分类: 自我心理界线

非指导强调的是改变关乎当事人的人生,这是当事人自己的事,咨询师完全相信他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咨询师不用干预,更不用替他做出选择,只是积极地倾听,并把倾听的结果(观点和情感)反馈(表达)给当事人,适当的时候进行面质,像照镜子,让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观点和感受有清晰的了解,不是想当然。

指导是明确当事人目标的基础上的引导和建议,咨询师在某些方面具有经验和能力,为帮助当事人快速脱离困境,适当的指导是个捷径,尤其在方向上的引导。虽然具体方法上因人而异,但也有些是共同的或普遍性的东西,引导是开启心智,抛砖引玉。

非指导是当事人中心疗法创始人罗杰斯提倡的,但他的弟子玛格丽特说,罗杰斯晚年在咨询中也用指导的方式,她给出的理由是这个时候的罗杰斯非常具有经验,在无伤害的前提下指导对当事人帮助效果更好。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水火不相容的事,为此争论不休。在我看来,指导与非指导的确是一条线的两端,但我并不认为它们是对立的,因为在咨询中,咨询师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不是绝对化的采用其中的一种——要么指导,要么非指导。另外,不管是指导还是非指导,都是围绕着目标进行,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而不是在咨询的互动过程中,强调是当事人中心呢,还是强调咨询师的专家。否则,就是争权,而不是合作,并不能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