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怎样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
(2010-01-21 17:30:29)
标签:
教育育儿家长自尊心家庭关系 |
分类: 亲子教养心理 |
魏钧
如何与孩子共处?如何陪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这是作为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一部分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一部分是孩子自己的经验与选择,一部分是家庭的教养,还有一部分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遗传因素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相对固定不变,家长的影响力少,因为这些更多的是客观因素,家长以己之力很难以改变。孩子自身的经验和选择按说家长的作用也不大,因为主体是孩子,但是家长可以施加影响。家庭教养这是家长能动的部分,这是家长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部分,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是在与家长互动的过程中,上习得经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榜样作用。下面我们就从这一部分,谈谈怎样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
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作为家长能做的是:
一、发展并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越和谐,孩子越受益,这里说的家庭关系是指夫妻关系。1、孩子成长需要和谐的环境,在和谐的环境中,孩子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感受都会得到正确的回应和预测,孩子就更能主动生活;2、和谐也是一个人生的目标,孩子成长过程中,就有了典范,孩子就会习得有效的经验;3、和谐本身让家庭成员感觉快乐和幸福,自然惠及孩子。
二、维护和提升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决定孩子立人的根基,孩子不自觉地就会去维护它,即使是成年人也会不自觉地维护它。自尊心是关系互动的产物,本身不具有意义,这样家长首先要学会保护、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孩子遇到问题,作为家长首先要站在孩子一边,保护好孩子,尤其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其次才是解决问题。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太关注事情的对错,以致于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心。
三、帮助孩子自主选择。很多家长好包办,他们的理由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受累。包办就是侵权,该孩子自己办的事,被替代了,孩子就不用自己去做,从而也就失去了自己面对问题的能力和勇气。如果孩子不能自主选择,那生命对孩子没有意义,永远是傀儡,跟屁虫。如果家长不能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我们就剥夺了孩子的生命意义,不管家长用什么为借口。家长要创造环境,让孩子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替代。同时,要容许孩子犯错误,只有知道错误,才能建立经验,今后少犯错误。
四、帮助培养儿童的责任感。生命是孩子的,他应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具体表现就是:面对事情他如何选择、如何决定?一旦选择或决定了,就得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如同,孩子要往墙上撞,家长挡着,孩子撞的是家长的怀,孩子越使劲,家长越拼命挡。当有一天,家长不在,孩子会拼命往墙上撞,头破血流可能是轻的。这里有个“因果关系”,让孩子去经验因果关系,他就能负起责任,即:选择因,承担果。他选择撞墙,撞了后疼,没准他怕疼就不撞了。但他撞墙(因),家长挡着,责任(果)就不在了,他就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了。
五、帮助培养孩子的表里如一。表里如一是指心里想的和行为做出来的是一致的。这样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心里想的和做出来的不一致,容易让人费解,更容易让人曲解,导致不良后果。通过关注和培养,让孩子习得“表里如一”,这样会让别人有安全感,会增加别人对孩子的信任,因为孩子的行为可以被正确理解,别人与其互动过程中,别人更容易预测自己的行为结果,会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