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茶__亲子篇
(2010-01-18 12:53:41)
标签:
家庭教育父爱父母和孩子亲子育儿 |
分类: 亲子教养心理 |
——一个职业中学生的心灵故事
这种僵持状态持续了两年,对爸爸的重新认识还是去年的深夜……
现在的我正在努力地改变,我会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努力地去实现。因为我知道不久的将来,我的父亲将因为我而骄傲自豪!
2006年的点评:
人类的成长过程是普遍性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内在要求独立,要求有成长的空间,往往是通过挑战父母权威为标志,孩子做出一些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事,是成长的需要。作为父母和孩子要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在家庭中是关系至上的,良好的关系才能促使孩子健康(生理和心理)成长。关系是当事人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共同建立的,这需要智慧、理解和宽容。处事不够宽容,非要就事分出个胜负时,往往以牺牲亲情为代价。成长是需要代价的,但如果牺牲的是亲情,你就要衡量是否划算了。
其实,父母是我们成长的资源,我们接受不接受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通过体察、经验你可以证实,如果能理解你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生存姿态,你会成长的更快、更顺。文章中父亲和孩子拥有这样的智慧,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2010年的点评:
重读这篇文章,脑海里蹦出:没有人不愿意改变,也没有人愿意被改变。改变说到底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是得自己去负责任的。上文中,父亲的改变是自发的,孩子的改变也是自发的,而且父亲的改变引发了孩子的改变(不管是敌对的,还是成长的。)读来令我深受感动,也深受启发。
作为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始终站在孩子一边,共同去帮助孩子面对成长的问题或困难,李子勋的“陪孩子长大”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念,这就要求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和等待,而不是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评判官,对其指手画脚,更不能在孩子违背了自己的心愿时,对其大打出手。上文中孩子的敌对情绪和行为告诉父母这样做的后果。
陪孩子长大的态度包括: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氛围和环境,让孩子自己成长。很多父母不放心,也不允许孩子犯错误,所以就严加管教,其结果父母和孩子成了对立关系,父母成了孩子成长的最大障碍。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就不犯错误了吗?只会让孩子害怕发错误,做事更加紧张和担心,结果更容易犯错,以致于逃避不去做事,因为不做就不犯错了,最终停滞不前,不成长或不长大。父母不放心,这是父母自己的事,通过让孩子不犯错来让自己放心,是让孩子来满足自己,是捆绑或控制孩子的行为,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有的父母不理解这一点,认为:这没错啊,这是为了孩子好。有为孩子好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解决自己担心的问题,而且是让孩子来解决。建议父母分清与孩子的“界限”,用“因果关系”促进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