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凯阳: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

(2014-07-17 17:07:46)
标签:

房产

姜凯阳: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


去年,哈尔滨籍知名导演姜凯阳的两部电视剧作品《哈尔滨往事之风雷动》和《零下三十八度》,以哈尔滨为叙事背景,展现了他特别的家乡情怀,引起了极大反响。6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世界卓越华人暨中美国际电视节上,姜凯阳凭借《零下三十八度》一举荣膺最佳导演、最佳电视剧和华人金像三项大奖。本周,姜凯阳为了和哈尔滨话剧院筹拍一部新话剧回哈,记者对他进行了特别专访。  
哈尔滨

话剧院曾是全国八大剧院之一,姜凯阳这次要拿出一部有力的话剧作品,令它再次在全国声名远扬。  
7月12日晚7时,曼哈顿大酒店。由于此前记者曾数次采访过姜凯 阳,见面时没有陌生感,倒像是故友重逢。姜凯阳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筹拍一部和哈尔滨有关的电影。该片改编自作家赵博的小说《炮子》,反映的是警察和黑社会的题材。趁着送审间隙,他回哈主要是和哈尔滨话剧院院长车承滨商谈导演一部话剧。这部话剧饱含了寓言式讽刺的元素,影射了很多东西,在爆笑一片的话剧语言下,带给人们最贴近现实的思考。
  谈起为何要拍这部话剧,姜凯阳说,车承滨曾在他的知名影视剧《零下三十八度》和《风雷动》中友情客串过大使和市长秘书,这次导演话剧纯属报恩、还债。这当然是戏言,姜凯阳主要还是想为家乡人做点事。虽然话剧目前有些远离大众消费,但它能深刻反映现实,这种共鸣的力度是影视剧取代不了的。现在,话剧在北京、上海等地非常有影响力,但很多人淡忘了哈尔滨这块话剧沃土。因为哈尔滨话剧院曾是全国八大剧院之一,是很多话剧人才的摇篮,姜凯阳这次就是要拿出一部有力的作品,令它再次在全国声名远扬。不过,姜凯阳这次只是初步和哈尔滨话剧院敲定拍摄话剧的时间,具体实施要到秋天。“这是很大的一部戏,需要我们用心进行二次创作,准备时间一定要充足,而且我会从北京带几名演员过来参演。”  
虽然身在北京,但几乎每次回哈尔滨,姜凯阳浓重的家乡情怀都会被勾起。这次,姜凯阳特意把自己的女儿也带回来了,因为她从小在北京长大,对家乡哈尔滨并不了解,此次回家更有带她“寻根”的味道。
  姜凯阳在哈尔滨的知名度很高,每次回来都会有很多老朋友请他吃饭。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很念旧,更是个孝顺的男人。这次回哈,为了更好地安排父母的生活,姜凯阳特意在兆麟公园对面的高层租了一处房子。“今年4月我为二老在江北塞利斯买了套房子,但始终觉得在那里生活不太方便。”
  在记者采访当天,姜凯阳哪儿都没去,只是静静地留在酒店里。记者看到在他房间的茶几上,放着一本由萨拉·凯恩、安东尼·尼尔逊、帕特里克·马勃等人合著的《渴望——英国当代直面戏剧名作选》。采访中,姜凯阳不时拿起手机拍摄着窗外的美景。当天,哈尔滨下着大雨,放晴后天边的景色别有一番韵味。姜凯阳一边拍一边感叹道,从下雨到晴天,从夕阳升起到湮灭,直至呈现出一片蔚蓝色,哈尔滨的夏天真是太美了,感觉特别通透。“远眺家乡的美景,坐下来看着这样一本书,再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了。”
  姜凯阳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他曾多次回哈尔滨,但都是在冬天,所以在北京时他特别怀念哈尔滨怡人的夏日。这次回来,他感觉哈尔滨街道很干净,规划得也很整齐,像在群力建起了很多桥和房子,都是非常有序的欧式建筑,说明城市规划者是有想法的。姜凯阳越来越觉得哈尔滨是一座值得流连的城市,但他希望这里能保留更多的老建筑,一座没有文化传承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那就没有特色了。所以,不要随便拆掉一座桥一栋房子,对他这样远离的人来说,拆一次就会痛一次,那是一种无法修补的痛,会慢慢疏远记忆,留下的只有伤感。
  结束采访时,记者和姜凯阳并肩走在友谊路上。看着夜晚霓虹初上,灯光闪烁,他不住地感慨。哪怕离开一天,哈尔滨在他眼里都会呈现出新的美丽。这样的一种思绪,叫回家;这样的一种情怀,叫眷恋。  
 

 
■对姜凯阳来说,哪怕离开哈尔滨一天,这里都会呈现出新的美丽。这样的一种思绪,叫回家;这样的一种情怀,叫眷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