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子登科上海昆剧团元味昆剧 |
分类: 戏说 |
20121101-1105
1.
转眼,上昆的《五子登科》青年演员专场系列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季,在这个什么都追求短期效应的快餐时代里,犹如一朵奇葩,也成为了国内戏曲界的一个闪亮的品牌。更为难得的是,坚持以“传承”和“出新”并举:传承传统经典艺术,推出新一辈昆曲传人。“古老”和“青春”在这里得到了美妙的交融,昆曲这一古老的表演艺术也就此获得蓬勃的生命成长。
在过去的五季里,先后有谷好好、黎安、吴双、沈昳丽、张军、袁国良、余彬、翁佳慧、贾喆、汤泼泼、胡维露、刘立争、罗晨雪等十三位青年演员登台亮相,通过五子登科这个舞台,观众们既见证了昆三班一辈的演员们的成熟并成为剧团乃至整个昆剧界的栋梁,也看到了更年轻的昆四班一代的演员们崭露头角、风姿初展。
如果说整本戏是对演员的综合能力的大考验,那么折子戏则是演员成长不可或缺的能量池,也是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传承的根本载体。通过五季“五子登科”专场演出,共奉献了85台昆剧折子戏,扣除重复剧目,一共有近70台昆剧折子戏戏码和观众见面,成为昆曲传承的生动实践,也为当下昆剧演出市场积累了丰富的作品。如果按照每晚演出三折计算,可以连演三周不重样,这在当今昆剧舞台上是难得的。
回顾这五季演出,在演出形式上也可圈可点。组合形式上,有一人一场形式,也有多人一场的形式;演出地点上,有上海,还有南京,有天蟾这样的现代剧场,也有三山会馆这样的古戏台;演员阵容上,既有本团同事助演,也有来自浙昆、省昆等兄弟院团以及兄弟剧种的艺术家助阵;此外,十分强调老艺术家传帮带的作用,每位青年演员的专场都有老艺术家为艺术质量把关,并登台评点、给予勉励,更有像计镇华、刘异龙、裴艳玲等大家或参演提携后辈或贺演,这些都将成为激励青年演员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努力攀登的巨大能量。
就是在这些点点滴滴之中,孕育着昆曲未来的希望。
2.
本季‘五子登科’上昆推出了剧团里最年轻一代的青年演员,除了打头阵的翁佳慧,汤泼泼、胡维露、刘立争都是第一次举办个人专场,罗晨雪则是其加入上昆以来的第一个专场,也是其在天蟾舞台的首度正式亮相。从行当看覆盖了生、六旦、净、五旦四个,延续了‘五子登科’行当齐全的传统。
此次共演出了18台折子戏,既有经典的《牡丹亭》、《玉簪记》里面的折子,也有像《夜思》、《宝玉哭林》这样的新戏;既有极为考验演员能力的独角戏《拾画叫画》、《寻梦》、《思凡》,也有像《藏舟》、《写状》、《刺虎》这样的经典对子戏。这些剧目里,令人尤为印象深刻的便要数《藏舟》和《刺虎》。由胡维露和汤泼泼表演的《藏舟》,传承自岳美缇老师和梁谷音老师,此次在三山会馆的表演,入戏极快,情绪饱满,自始至终将观者牢牢抓住,整体表演流畅、细腻,不由令人欣喜于经典传承之希望。《刺虎》由罗晨雪和吴双首度合作,既能将这部“动作戏”的节奏掌控地有条不紊,又能将人物的柔弱与刚毅这矛盾又兼容的特质充分展现。此外,三出‘新戏’水平出乎意料,其中《踏伞》为上昆年轻一代在传统基础上新捏的作品,充满了戏曲的情趣和灵性,胡维露和袁佳的表演令人难忘。假以时日,这些作品通过在舞台上不断精进打磨,有望成为新的经典佳作。
舞台是宝贵的。正是通过这样的平台,让观众深切领会到了翁佳慧的勇于求新、汤泼泼的美妙嗓子、胡维露的气质风度、刘立争的多样才华、罗晨雪的表演天赋。同时也令人感慨不缺好的演员,缺的是给她们成长的舞台。于是更加盼望上昆能早日回到原址,恢复小剧场的演出,可以为这些优秀的青年演员们提供更多锻炼技能、展示才华、艺术成长的空间。
一个好汉三个帮,五子登科的品牌有很多人在悉心呵护,为之付出努力。同样,也是创作人员施展创意的绝佳平台。前文所述,多样的组织形式、呈现方式,无一不凝结了编创人员的心血。本季的五台专场,同样如此。前两场在三山会馆的演出,充分运用了古戏台以及庭院舞台的‘双舞台’结构,结合剧情灵活安排上、下场调度,结合古意盎然的环境营造,给人以唯美、典雅之感;在天蟾常规舞台的演出,同样各有特色:胡维露专场以字幕方式传递演员心声,既袒露演员艺术心路,又巧妙引出演出剧目,一曲笛筝演绎的《锦缠道》点出了经典折子《拾画叫画》的人物心境、分别录制于1970年代和1990年代的俞振飞先生和蔡正仁先生的录音片段带出2010年代当下的《写状》,则给人以无限遐想。刘立争专场以视频为特色,其为本次专场特制的影像作品堪称专业水准。罗晨雪专场则以录音的方式传递演员本人的艺术感悟,与胡维露专场有异曲同工之妙。舞台演出的主持也各有特色,既有传统的主持形式,也有对口相声的形式,令人欣喜。
当然,从艺术标准来衡量,这些剧目的舞台呈现效果有高有低,也有像专场演出到最后因体力原因出现跳词、吞词等现象,但这本身也是舞台的一部分。整体上演员积累的传统剧目也不多。所以正是需要这样的锻炼和刺激,才能真正化为演员成长的宝贵养分。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坚持这个品牌,只要演员们始终秉持着对舞台的敬畏,全身心投入,就是完美的。令人称许的是,五子登科的演员们做到了。我们看到的他们,无一不怀着对艺术的虔诚、对舞台的热爱、对观众的尊重、对演出的珍惜,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地学戏、排戏、演戏、导戏。窃以为,不管昆曲未来的生存环境如何,有这些便是拥有了希望。这才是昆曲生存与发展的正途。
以[踏伞]当日的观感为结尾吧:“当初演员们懵懂入行,与昆曲之间亦如[踏伞]剧中人物般偶遇,结缘多为外力驱使。然经历风雨始终相携而行,则非心门打开一往而情深不可。剧中收尾时二人情苗初萌,也正像上昆新一辈正处于艺术道路新起点的现状。戏以人传,昆曲的未来是你们的。珍重与昆曲艺术业已抽枝萌芽之缘分,秉持心中那一份纯真艺术理想,勇敢地去迎接更多的磨砺与挑战吧!”
------------------------------------本届‘五子’-----------------------------------
【翁佳慧】
【汤泼泼】
【胡维露】
【刘立争】
【罗晨雪】
------------------------------------各主力助演-------------------------------------
------------------------------------演出-----------------------------------
翁佳慧专场
演出时间:2012年11月1日(周四)19:15
演出地点:三山会馆
主持刘洁、嘉宾岳美缇蔡正仁、导演俞鳗文
★★★★
四折戏码,一折助演。翁小生三折里两折为新戏,演出结束老师讲话,蔡老师直言胆子大,并加以鼓励。无论岳老师蔡老师,皆肯定当下,更勉励学习传统折子戏。相应的,红楼新戏演出忙,此番只有四天排练准备时间,演出第二天一早七点班机再赶红楼演出。
本折为舞台调度最佳,双舞台、院落空间充分利用,又不露痕迹。贾宝玉拾阶出世去,潘必正拾阶入红尘。两相映照,妙不可言。
新戏再演,更显成熟。唯独角戏开场,略显单薄。
‘佳晨’配令人看好。或磨合不足或专场时间所限,节奏略赶,个人胜过配合。
今年特殊,昆三很忙。而其实昆三班里仍有很多优秀演员没有登上个人专场的舞台。
很期待这两位!
北红楼下半场收官段,有笑言整出戏中最红楼。本为省昆施夏明所言,故蔡老师更为勉励。
地利、人和。
-----------------------------------------------------------------------
汤泼泼专场
演出时间:2012年11月2日(周五)19:15
演出地点:三山会馆
主持娄云啸谭笑、嘉宾梁谷音、导演俞鳗文
★★★★
此次‘五子’,数汤泼泼与刘立争为预料外。汤泼泼名字有趣,当年和‘冷冰冰’(袁国良夫人,现已更名)一样,属于令人过目不忘的名字。只惜很少看到主演的戏码。今日专场可谓大呼精彩,无论状态还是嗓子。演出结束,担心天寒耽误大家时间而没有成为唯一一位没有发表感言的演员。另一声叫好憋在腹中,但化作回味常在。两位‘相声演员’主持很新颖。
本折为最出乎意料一场。
演出剧目
《思凡》 汤泼泼★★★[★★]
与前一场一样,独角戏开锣。先远处的古戏台,而后下台阶出大门。
《夜奔》(助演)贾喆★★★★
小舞台里展乾坤。与观者近,双方不敢正目。
本季佳品。两位同来自永嘉的演员,风华夺目。
《痴诉》 汤泼泼、侯哲★★★★
第一次看此折。似也是两人合作第一次落地。短短一折,嬉笑怒骂皆悲凉。
-----------------------------------------------------------------------
胡维露专场
演出时间:2012年11月3日(周六)19:15
演出地点:天蟾逸夫舞台
主持吴双、嘉宾岳美缇蔡正仁周志刚、导演饶洪潮
★★★★[★]
五折里唯一一场没有助演,而主演戏码总用时最长。以致后半段始现体力分配问题。瑕不掩瑜,三折戏码都相当饱满、完整,尤其胡维露个人的舞台气质,从容、大方、温润、干净,令人印象深刻。
主题紧扣‘传承’,舞台回归本原,为五折之难得。岳老师点评和【锦缠道】配现场筝笛引出[拾叫],蔡老师解说及两代老师录音引出[写状];舞台从空无一物到一桌一椅到一桌二椅,无声中透出变幻。
演出剧目
上昆青年创作人员新捏作品。清新优雅,满台轻声欢笑。蒋世隆人物性格尚可梳理,你听,后座mm在嘟囔了:伊老坏咯闹~
值得一提的是,配演的袁佳同为出自昆四班,尽管非自己专场,但投入程度丝毫不亚于胡维露本人,一如前一晚胡维露配演藏舟一样。如是,共同演绎出一台精彩的演出。佳露配亦值得期待。
《拾画叫画》胡维露★★★★
相当吃重的独角戏,整体风格清雅,至叫画后体力有所不逮,略输一二神采。
《写状》胡维露、沈昳丽★★★★
两位情绪皆深入不够,不过舞台效果尚能弥补,若结尾未挑词,则可挽回一二。
-----------------------------------------------------------------------
刘立争专场
演出时间:2012年11月4日(周日)19:15
演出地点:天蟾逸夫舞台
主持刘洁、嘉宾方洋、导演沈矿
★★★★
本季各场中舞台参演者和亲朋好友助阵者最众。夏训落地新戏【三闯辕门】头炮,【钟馗嫁妹】大轴,陈莉【痴梦】助演。两段视频引出两折本戏,第一段更为本次专场特制,编创剪辑显才艺。尽快多攒戏码是正道。
演出剧目
此为今夏训剧目新落地。戏码本身相对单薄,但演得流畅,只可惜设下诸多埋伏而未演全。缪斌老师倾力助演诸葛亮。
(助演)陈莉★★★★
陈莉凭此戏(烂柯山)获今年昆剧节优秀演员奖,当晚也尽显功力,硬生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靠一人之力将刚才满台‘文武’撑开的气场统统收拢。喝一声赞。
整体十分规矩,也十分喜庆热闹。只可惜尾段局部突然疑似忘词,略有遗憾。
-----------------------------------------------------------------------
罗晨雪专场
演出时间:2012年11月5日(周一)19:15
演出地点:天蟾逸夫舞台
主持刘洁、嘉宾张静娴胡锦芳、导演:饶洪潮
★★★★
本季阵容最强,昆三三杰迎新。是为罗晨雪今夏入上昆后第一次在大舞台亮相(此前在三山会馆演出过[寻梦]一折)。个人独白引【寻梦】,独角戏开锣气场丝毫不逊。黎安配戏,三年重逢再【楼会】。胡锦芳张静娴两位老师先后登台评点,胡老师若母嫁女。老季助演数年未全演之【雅观楼】。复独白引大轴【刺虎】,吴双再扮一只虎,演出一只鼎,丝丝入扣本季豹尾。
演出剧目
同为牡丹亭的剧目,与[游园惊梦]比起来,[寻梦]恐怕是常常是吃力不讨好。因为既不是动作片,也不是言情片,更像是文艺片,那么受众本来就少,反过来,对观众的要求就更高。就好像你想在现代舞里找故事一样,在[寻梦]里非得达成心灵之交流才行。另外,此为典型厅堂场域,大舞台距离远了恐怕效果就折减地厉害。
罗晨雪本折相当可观,登台既有令气氛沉静之魅力。虽因时间所限未有演全,但潜力尽显。
不知何故,黎生的扮相和嗓音都有陌生之感,故而出戏。
久疏战阵。演后老季频频打招呼。盼你的专场很久了。
当晚大轴,亦是本季大轴。豹尾。两位都是极有表演天赋的演员,双方塑造的人物都是立体、饱满的,费贞娥这个人物既要观众相信她能报仇成功,又要不失弱女子的身份。而一只虎有一个一步步消除疑心、并逐渐袒露出人物表面背后的柔软之处的过程,亦非简单刻画即成。这个组合也值得看好。
----------------------------------花絮--------------------------------
光头吴双第一主持,红了~
胡维露专场里,南北昆老师的撰稿词,还有王悦阳的丽娘画。
蔡老师登台说起胡维露当年一开始不肯学[写状],原因就是这个新婚男生的萌态动作比较搞啦
看看演出实况像不像老师。。
罗晨雪专场上,胡锦芳老师着实有些激动。
有说像是嫁女,有说像是过继。不管哪样,学生都是幸福的。
(更多图片待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