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乌鲁木齐

(2011-08-11 23:25:58)
标签:

乌鲁木齐

小尕子

西域老回民

五月花

泥巴雁

元味

美食

分类: 行走

又见乌鲁木齐

 

傍晚的乌鲁木齐,阳光透亮,一切显得有点不真实起来。

与五年前相比,这次来乌,多少有了点复杂的心境,临行前不断被提醒注意安全,注意安全。但是到了才发现,不仅市面上一派祥和,而且旅馆比五年前更火爆,不仅资源极为稀缺,而且绝不便宜。五星级的宾馆都比重庆贵不少,快捷酒店与上海一个价,不苏州贵。

不过同时,从这个礼拜开始,政府机关人员几乎都下了社区,迎接即将到来的亚欧盛会。很多饭店门口放上了查包岗位。一切都在按部就班。

但一些明显的变化还是有的。比如街头随时可见的私车扬招载客。据说75以后,因为对公共汽车的不安全心理,私家车暴增,导致交通压力骤增。于是政府决定允许私家车载客。一般情况下,在乌市街头,出租车还真紧张,私家车很好的起到了弥补的作用。估计价格也很便宜,毕竟出租的起步价才6块啊(据说十年没涨了)。还有,大巴扎那里,去的人少了!友好那一带,繁荣了。新市区的房价,忽忽的上去了。这一切,都说明,安全是每一个地方最首要的因素。

如今的新疆,尤其是城市,颇有上海浦东开发初期的氛围,城市的步伐明显提速,原有的节奏正在改变,大量的资金和人才等待进入,但同时,安全因素和城市能源因素的紧迫度也在骤增。这又是当年的东部城市所没有的状况,一切似曾相识,一切又迥然不同。

祝福你,乌鲁木齐!

 

--------------------------------------------------------------------------------------------------


又见乌鲁木齐
重回乌市的第二天,阳光明媚,一抬头,透亮透亮的蓝天白云,真美


又见乌鲁木齐
这与上次来时,总觉得是澳洲和南非的“加灰版”的印象大为不同

又见乌鲁木齐
有当地特色的建筑

 

又见乌鲁木齐

不过,过两天的某个阴天,在闹市区陡然发现了这翻滚的沙尘

 

又见乌鲁木齐

据说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又见乌鲁木齐
夕阳下的乌鲁木齐,“一个女人的四个生命阶段”……

 

------------------------------------------------------------------------------------

 

不像上次是旅行,所以大部分只有在餐桌上点滴记录:

 

又见乌鲁木齐

首先要揭晓谜底啦

这是什么?

 

又见乌鲁木齐
是“泥巴雁”啦

其实与叫花鸡做法很相似的,就是用锡纸包裹后再封上厚厚的泥巴烘烤

只是原料用的是红嘴雁,说是雁,其实很鸭子差不多

肉质细嫩、多汁,极美味。

这一桌子,连大盘鸡都甘拜下风了


又见乌鲁木齐
腊牛肉


又见乌鲁木齐
羊肉闷面


又见乌鲁木齐
大盘鸡

以上是乌市北郊的农村,如今这里也流行起了农家菜。

又见乌鲁木齐
这个 这个便是每每提及乌鲁木齐就会怀念起的小尕子

这便是小尕子的‘灵魂’作品,酸奶。

说起酸奶,在乌市这几天,几乎每家都有,小尕子、玛森、五月花、老回民……但都差别甚大。吃下来,还是小尕子好啦


又见乌鲁木齐
来小尕子不得不吃的豆腐碗

这汤是宝贝。不信?下回自己试试。


又见乌鲁木齐
三号推荐:羊羔肉。

一点不逊于银川


又见乌鲁木齐
椒麻鸡。

也许有人吃不惯,但这椒麻鸡就是特色,特在味道独特,皮脆肉香。

想起五年前,还是不停些食评的时候,大众点评网上的‘小尕子’就是俺写下了第一条评语(可恶的是被人抢先注册了),记得当时点评网每年都会出书,这全国版里新疆小尕子店用的就是洒家的评语。五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尕子’,也茁壮成长为壮年了。不过,点评概括语里,仍依稀保留了当年最初的印记。


又见乌鲁木齐
烤羊排 鲜香无比啊


又见乌鲁木齐
羊蹄。有‘味道’,呵呵,很嫩,蹄筋是个宝

 

又见乌鲁木齐

不得不提的是这家‘杭州小笼包’

在微博里,我说“乌鲁木齐的早晨,小小的店面,父母在里间不停地做包子,煮豆腐脑,姑娘在外间招呼客人,端包子收钱。一家子勤劳忙碌的身影,平和开朗的神情, 给人以生活的踏实感和生命的扎实感。一种温暖油然而生。这才是我们平凡而有意义的人生。”

那个早晨,真的是平凡而温暖。

而这,竟已是我们如今的奢望。


又见乌鲁木齐
这里的小笼包其实是小包子,因为是发面。

但是烧卖倒真是死面。模样很可爱,尽管做法与江南不同,但是肉馅的,又与太湖南域一带近似。咬开来,一口汤水。但相比起来,更喜欢小包子,有咬头。尤其是“皮牙子羊肉”的,大爱。

对了,知道神马叫“皮牙子”么?

又见乌鲁木齐
这里都是最平实的百姓点心。小笼都是4元10个一笼,5个半笼,而粥、豆花、豆浆包括这玉米糊等都是一块钱一大碗。


又见乌鲁木齐
这是五月花的手抓饭。

红的,还是第一次吃到。有点像酱油猪油拌饭。吃过的朋友肯定知道个中美味!


又见乌鲁木齐
五月花更适合商务宴请,像一个饮食文化展示平台。88元一人一套,各种小吃点心,但商业味更浓。

又见乌鲁木齐
这是西域老回民家的豉椒小羊排


又见乌鲁木齐
最为回民菜,他家最有代表的就是这“九碗三行”。一般婚丧嫁娶的大事就能看到。

以下摘自网络:

 “九碗三行”这种宴席不仅摆法有讲究,而且上菜时也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先上四个角的肉菜,称之为“角肉”,然后再上四个边的菜,其中对面的两碗菜,名称要对称,称“门子”菜。“门子”菜就是菜名要一样,但花样和原料可以有区别。比如东面是“丸子”,那么西面的菜也必须是“丸子”,但一边的丸子可以用牛肉,另一边的丸子则可以用羊肉,另外也可以分别放些鸡蛋、木耳之类的东西以示区别。这样要求的目的,既有对称美又增加了菜的花色和品种。最后上中间的那碗菜,一般放凉菜,有条件的人家,桌子中间放火锅。”

我们这盘,中间是甜饭,有点像实心的八宝饭。按照照片里的,九碗三行大致是:丸子、鸡块、羊肉;鱼块、甜饭、丸子;卷帘子、菜丸子、闷牛肉。除了甜饭,底下都由白菜作垫菜。由于是现蒸,上来比较慢,因此建议去得话要第一时间点,前面吃的慢点,不然很肯能就吃不完了!要论美味程度,可能是文化的意义更多一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