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忘[南京系列续终]
标签:
南京元味文化 |
分类: 行走 |
(时代如车轮滚滚向前,他们相望着相忘…)
南京和西安不同。尽管同为古都名城,但西安城似乎有更浓郁的断代感。在拜金速成时代,当一切历史符号被剥离掉文化的内涵而被赤裸裸地丢进赚钱生产线的时候,这种割裂感更为刺眼。曾经在大雁塔看到这么一个巨大横幅:上海新天地,西安秦汉唐。这只是一个缩影,在西安你几乎会不停奇怪得念想,自唐代以后的西安是否还存在过,好像只是最近才突然冒出了土地来。置文化与传统的干渴于不顾,总在片面追逐所谓的汉唐气派,天朝气象,完全走成了一条双脚离地的迷途。
而南京,庆幸地多,孙中山像的贴隔壁就是洪秀全。中国近当代轰轰烈烈的一幕幕在这里仿佛都可寻到显著地痕迹。每日里游人如织,恨不得把能招揽生意的地方都竖起售票窗,恨不得把收费场所的围墙铺满全城,恨不得把所有可以拿来吸引游客的东东端出来晒晒。游客们,就这样兴致勃勃地徜徉在各色说明书和时断时续的导游的声音里,历史,就这样变成了片段、演义、掌故……
明孝陵,南京没有忘记。这里有绵延不断地梅花园,有娟秀静美的园中湖,有充满历史感的石像路,尽管在高高的城楼上,只是填满整个店堂的商业柜台。总统府,南京没有忘记,尽管很多游客只是像一个找不到办公室的外来访客一样,在一个个办公场所和会议室之间浏览穿梭。中山陵,南京没有忘记,尽管走完那个警钟形的阶梯,所有游客的行程最高潮便是排队围着一座仿制棺材不断拍照。秦淮河,南京没有忘记,聪明的经营者组织起了夜游,在灯光的装点下,一切仿佛都可追溯和复原,哪怕是白天最普通的方盒子多层民居的山墙也可以成为装点的屏幕。灵谷寺,南京没有忘记,游客们以转着圈爬上塔顶为不虚游,只是鲜有人愿意在镌刻着英灵的名字的碑前多驻足一下。
老城南[点击可见旧文]南京同样没有忘记。这片惊动了温总的南京城唯一的历史民居街区,在逐利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已然支离破碎。有人说,南京,将来最大的历史财富就只是那一个个地名。
但还是有南京忘记了的。当我再桥头一边忍受着汽车的尾气,一边紧张地躲闪贴身而过的摩托和自行车的时候我这么想。当我在弥漫着厕所的味道,墙面斑驳如穿梭在七十年代的老旧厂房的楼梯里的时候我这么想。当我看着装满煤渣的黑色的列车在一片苍黄肃穆中呼啸而过的时候我这么想。当我看到一个电梯收费15元,另一个收费4元的时候我也这么想。这里,便是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南京长江大桥。
显然,这一切貌似的不经意,都是经过了精确地计算。记得的,不是其内涵的历史和文化,而是可资获利的可能。不记得的,其实也不过是无实利可图而已。衡量的天平,这一端是实利,那一端还是实利,所谓的文化,所谓的人文,所谓的传统,所谓的城市精神……统统只是轻如鸿毛的包装纸而已。
我们都忘记了多少呵!——在这个春的季节。
熙熙攘攘,快速相忘
总统府对面的新图书馆雄壮美丽,城市里最快的永远是成长的速度
煤车呼啸而过。
对照如今的各色大桥,还是最爱这里雄浑庄严的气质。这才是长江大桥。
[系列结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