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彼此幸运——遇见林怀民
标签:
林怀民云门舞集行草元味文化 |
分类: 光影 |
20091108/东艺演奏厅·林怀民讲座
林怀民:
36年找到原点 从此可以走一辈子
舞蹈是感悟之 你说好肉麻啊 也是感觉的一种
我看到的林怀民:
尽管声音薄弱 但 用心舞 用力讲
还有 那么快乐的 赚欧美的钱 反哺乡邻
林说:1967年第一次看到专业芭蕾舞演出,澳洲。热烈讨论。突然有一上海口音的太太:我们做不到!我们的腿太短了。当时不以为意,以为只要勤奋只要努力。后来意识到,芭蕾舞是线条的艺术。东西方的差异性。西方教堂都是高耸的,包括希腊的柱子,而中国古代的庙堂则是强调绵延,宽广,太和殿的檐,轻轻的优美的伸展开来。看芭蕾和太极,差异很大。长于短,直与圆,外与内。
林说:后来请老师来教太极,教戏曲,教武术。吸取传统的身体,身体的用法。用身体来寻找传统文化的语言。书法用气。看大历史上留下的作品,非常令人感动。颜真卿的字。苏东坡的寒食贴。到今天还震动心魄。难以置信的美和力度。他其实就是身体的行为。舞者们一次次地跑故宫博物院。
林说:我本是一个作家。随着年纪渐长,舞蹈的动作渐慢,也渐渐变得简单。随着在艺术上的不断精进,外壳却越来越简单。甚至超越了表象上的所谓‘民族’和‘传统’。比如在回答问题中,对‘古琴’的毫不刻意。也就是说,在外壳日趋简单的同时,也是愈发自在的过程。
我说:东方的文化,内敛,含蓄,由内及外。只是西风统领的当下,加上中国迫不及待的现代化,会掩盖掉自己的过去。但有意思的是,这个隔阂的年代却又是一个发现的年代。他们辩证地综合在一起。而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个触媒。他以当代的形式,点亮联通传统的火焰。他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当然,这还要归功于整个庞大的大陆地区的进步发展。从这里看,大陆与林怀民,是相互的幸运。毕竟,尽管西方给予了云门以地位肯定和发展保障,但只有与母土的命运挂牵才真正达成其生命存在的最大意义。
何为艺术,此当为确凿无疑的一种。
-------------------------------------
讲座中,舞集的舞者教大家一些简单的手腕连续动作
那位扭头看的女生 很快乐 代表了当时全场观众的现场感觉 林怀民在一侧注视
有一点似乎与罗大佑相似 思想的纵深者 现场往往小气场
讲座舞台现场:
舞者的示范,东方写意的即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