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交响遇见民乐【汤沐海·东西方传统】

标签:
汤沐海王西麟东西方传统青年欧洲古典民乐海顿贝多芬元味杂谈 |
分类: 戏说 |
20090801/上海音乐厅/★★★★
难得的一次“遇见”,类似室内乐的队伍里,加入了一笙,一琵琶,一古筝。
上半场,先是由Daniel Hensel 为乐团改编的海顿第45号交响曲《告别》。今年海顿热,不久前还欣赏了上海爱乐在东艺的告别。民乐器夹杂其中,说不清是什么感觉。之后是民乐独奏表演,三种乐器挨个来,中国人听起来,自然会联想起不同的地域风味来。
上半场的重头戏是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先生(上图1)为演出做的委约曲目《喜剧的对话》。好像由琵琶为始终,很奇特的感受,一时间有万鬼齐喑之感。。。刚巧不久前看了老先生的一段讲话,针砭乐界时弊,句句真话,令人颇为感佩。看当真人,七十多岁看上去竟如五、六十一般,精神矍铄,腰板笔直,正气之人也。
下半场为贝多芬F大调第8号交响曲,作品93号,同样由Daniel Hensel改编。期间有民乐比较凸出的部分。这么一场“遇见”,更多是实验的成分,但因由青年学生担纲,而显出了别样的意义。创新意味着希望。
环顾四周,颇多西人。想来或与上音的地理位置有关,与“朝圣”一般的大剧院和东艺不同,这里倒渐渐变得开始有了生活的一部分的意义来。这或又是希望。
前一篇:天生丽质【黑衣女人】
后一篇:学习“妖怪”徐根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