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懿笑】粉墨佳年华滑稽专场

标签:
舒悦钱懿舒心懿笑粉墨佳年华滑稽独角戏上海说唱元味 |
分类: 戏说 |
20090730/大剧院中剧场/★★★【★】
舒悦、钱懿滑稽戏专场。
喜欢滑稽比相声入骨,惜多年不曾笑。今日捧场新滑稽,虽时有大笑,然依然失望多过希望。二十年弹指,斗转星移,依然只是皮表技艺,而本来固有的生活敏锐和智慧的调侃,悄然无踪。只是在杨华生前辈的说唱《小菜场》里还能温习到一些滑稽的本土生命气场,而即使是技艺,站在李九松前辈面前,亦是相形见绌,无论节奏、气息、语调,均如镜子一般映照,唯年轻尔。想这些年电视滑稽,究竟是幸耶祸耶,恐怕更多是惑罢。
1、舒悦
舒悦沪剧出身,成了滑稽界沪剧第一和沪剧界滑稽第一。这一段很是功夫,一度字幕“疯了”,怎么也赶不上说的快,想来在沪剧里也是少见了吧。近年喜欢沪浓乡音甚,尤喜沪剧里的软儒韵味。只是舒悦或是第一场,有些紧,表现力不足。
2、钱懿 上海说唱《小菜场》
杨先生段子。如此鲜活的“观众中来”(上海电视台当年的名节目)如今不多了。听来令人感慨。这样的非快餐式的作品是属于那个认真的年代。而与上海说唱这样的草根文艺渐行渐远的上海,前路惶惶。
3、舒悦、计一彪、吴爱艺 《死要面子活受罪》
当晚不多的编排紧凑效果上佳的滑稽小品。三位角都甚佳。故事讲的是好要面子,明明是没有本事的平头百姓一个,却好夸口,答应别人可以搞到难买到的火车票,结果自己通宵排队还自掏腰包买黄牛票而受苦不迭。
放在以前,我会晓得这是在讽刺那些人,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如果一味夸海口要面子,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可如今在我看来,这分明是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的一种生活念想,抑或是一场白日好梦,穷人连梦也做不得么。况且他既不偷,也不抢,更是言而有信,这在当今世道,难道不是难得的品格吗?
故事的套路与二十年前的常规独角戏无异。原来80年代被讽刺的,到如今倒是需要赞扬和寻找的稀罕人物啦。
4、钱懿、李九松、曾懿 滑稽戏《明媚正娶》片段
老娘舅真好。真好。小朋友被一映照,太浮。尽管王汝刚在台下一直笑。
5、舒悦、龚仁龙、小翁双杰 小品《征婚》
编排最失败的一出。或许是为了让舒悦有三次不同的角色演绎机会,尤其是这第三段傻子的一段完全有硬凑的感觉,而且噱头老套而僵硬。整体编排也过于简单。小翁双杰完全龙套,与龚仁龙比起来,一点味道也没有。
6、钱懿、陶德兴 独角戏《包装》
老套路,老手段。虽曾获小剧目奖,然毫无新意。只是钱懿的演艺才华的表演。倒是跑下台来的与观众亲密互动脱口秀,给整台演出增添了亮色。
(下台互动。。。)
7、舒悦、钱懿 独角戏《时尚点播》
两人分属两个滑稽剧团,因此是为本次演出的专门编排。然称之为独角戏显然有些过,几无清晰的逻辑和主题,倒是目的性很强,两人各表演了一段才艺。钱懿的是老套的上海话“意大利”歌曲,而舒悦则拿起自己拿手的戏曲功夫,用范派越剧和淮剧来唱《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最后两人一起运起了京腔,倒是非常有趣味。可惜,唱段太少,很不过瘾。
台下笑的王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