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召回】让西塘的“生活”继续
(2009-03-02 22:55:34)
标签:
西塘规划元味旅游 |
分类: 行走 |
N年前的老贴,今日无意在网上看到。转来。但愿西塘还继续“生活着”。
------------------------------------------------------
本来受《似水年华》的影响,想去乌镇的,但看网友的评论说那里商业化过浓,镇也不大,就失去了兴趣,反正是想离开上海拥挤的环境何必再去看人呢,于是去了西塘。
1、首先是关于景区的建议
西塘玩下来,发现主要由“两主一副”三大街区组成。“两主”就是横向的“烟雨长廊”、西街和纵向的北栅街一带构成的反“L”型的西塘主镇区组成。“一副”就是横向的烧香港一带。
我们是国庆三号中午到的,由预定住宿的老板指点,南苑路下车后由平川路进的镇,因此游览的顺序正好是与上文一致。先是西塘目前旅游的代表区,红灯张扬人气鼎沸,但总觉得还不是印象中的西塘。那里的西塘尽管也是“生活着”的,但更多是外来游客生活着,现代商业生活着。后来漫步到北栅街,一切迷惑终于释然,尤其是万安桥一带(奇怪的是一些地图上没有),堪称西塘的精华,倚在桥边静看老镇黄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而且那里当地人生活的气息浓厚。北栅街北端的卧龙桥也似乎是西塘最少现代修缮痕迹的古石桥了(怀疑除此外西塘已无真正的古石桥喽),但见桥首竖立一牌,要居民配合本大街即将开展的旅游开发云云。因此,劝大家早去。
相对北栅街的质朴和气度,烧香港则因水窄街窄,倒显出一副幽静恬淡的江南碧玉闺秀的秀美之气来。
因此,建议先去烟雨长廊一带的主景区,其实购物、餐饮也大都在那里。建议黄昏的时候去北栅街,清晨时分去烧香港,以领略不同的风情。最“俗气”的烟雨长廊一带其实作用也很大,有动才有静,而且作为旅游产业,也必须有主要的代表景区。三种不同的街区的存在,是西塘的幸运,也是游客的幸运。
2、其次是关于餐饮的建议
作为散客去西塘休闲度假为主,最好莫过于选一家临水的人家品尝家常菜了。我们黄昏的时候去的是送子来凤酒斋,就在桥边,也靠近船码头。红灯初上,波光浆影,乡音袅袅(斜对面是戏台),螃蟹、黄酒、臭豆腐、毛豆、菱角,很是舒坦。船八点后要结束,于是搁了酒杯,座完夜船上岸续饮,美事!
3、还有关于回程
回程坐的是中午12:10中途停靠嘉善到上海的普快L630,本来没什么特别的,车票上还印着“无座”。还在为错过了去梅陇的车后悔,但上车才发现有一节的空车留着,座位比人多,很开心。就是时间长点,14:00到的上海站。想象由于住北区,从梅陇出来坐明珠线也要化时间,两厢抵扣还算说得过去。
4、最后是对管理部门的小建议
我长在江南,又干规划这一行,因此对西塘的建设管理有一点想法。首先对“西塘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的中的“开发”两字很反感。随便找了个解释:开发: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显然与千年古镇的意境截然相反。虽然是对一个用词的小的异议,但反映的是对如今我国一种普遍的冒进式开发建设的忧虑。
我们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开发”两字很时髦,所有的东西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多很多近期决定远期,局部指挥全局的现象。任何与经济建设沾边的就支持,任何阻碍近期GDP拉动,哪怕会在未来产生巨大效益的也剔除。到处是急功近利型的旅游开发。很多很多人以为古镇保护、古城保护、街区风貌就是稿旅游。很多文物古迹被迫化妆、粉饰、开门迎客,甚至被异地搬迁(上海很多,还自以为是救世主)和拆光重建(比如新天地)。古建保护由此走入了怪圈,不投身旅游就有杀身之祸,投身了,有时候就是慢性自杀。以上海为例,浦西很多适宜的街区网络、街道尺度被盲目的拓宽、破坏,特色洋房被一座座从绿树浓荫里扒出来开发商业、酒吧。长此以往,我们就是失去的一代。
西塘“开发”的比较晚,因此担忧还来得及。古镇,在软件上(比如旅游宣传、路线组织等)的确是需要“开发”,但在硬件上,更多的是整理、挖掘、疏导、培育和保持。而且西塘提出的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是一个非常有远见也非常有难度的口号。在游人如织、商业利益无限膨胀的环境下,继续保持甚至加强古镇的传统气息、人文气息,甚至百姓的日常自然、鲜活的生活环境是最难的一种境界。
5、以远景理想为目标,建议西塘
1、突出各街区的主题,改变各景点各自为政的现状。
烟雨长廊一带在商业包装上甚至可以更进完善,比如颇具特色的灯笼,在外形、组合上更有重点,更有特色。目前那里整体还比较平,几个节点景区可以增加笔墨。
在现有以烟雨长廊一带为主景区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包括北栅街在内未全面开发地区的原貌。北栅街要做的只是休整和梳理,决不能搬迁居民,商业也要控制,连灯笼也不需要。最多增加一下民俗住店。烧香港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一步增加文化意蕴。以后,烟雨长廊、北栅街、烧香港的发展应突出各自的特点,各抓主要。比如烟雨长廊一带的“活”,北栅街的“古”和烧香港的“文”。等等。毕竟小小的景点只是点缀,街区的塑造才是最关键和主要的。街区特色突出后,对全镇以及单独景点的宣传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加强细节的包装。
在西塘买了很多,发现如果有围绕西塘标志开发的系列包装就好了。还有各老板们的名片、门票等等。在旅游产品上还有不足。比如旅游产品与旅游节点的脱节。在一些景点看完后,很有带些纪念的情绪,但难以得到满足,倒是很多旅游产品是全国大一统的。
3、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注重住宿和餐饮的统一管理。
私营民宅住店市场刚刚起步,很受欢迎,但不规范。据说镇上也没有很好的措施。消防、卫生等都存在隐患。最理想的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是“现代化生活着”。很多境外发达地区古城镇保护很注重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切实提高。其关键是现代化的城镇基础设施。古镇保护的核心理念是“生活着”,是活生生的有人使用有人居住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与古镇保护不仅不矛盾而且是成功的关键。不然,古镇不可避免走向空心化,成为旅游者的“生活着”,最后老旧的基础设施又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
4、关于门票。
以上的很多感言不是针对西塘的,只是希望她更好。拉拉杂杂的,简直成了规划纲要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