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厨艺 |
分类: 草野 |
今天夜班出来晃进了九龙冰室,换换口味来一份瑶柱净云吞,但见这云吞个大饱满,薄薄的云吞皮还透着些许的红与白,一口咬下去的瞬间我还一直以为是扇贝柱,后来连吃几口觉着不对劲,仔细一看,原来是肥肉丁,原来是一厘米见方的猪肉丁加一只大虾仁做的陷心,这猪肉丁肥瘦比几乎是1比1。
这不由得令我想起碗仔翅。记得也是在这里,刚开张那会,也是夜里下班,一个人晃进来看到这名字还纳闷,怎么这么便宜的“翅”?端上来却是勾了芡加了酱油的粉丝汤,间或配一些其他的料,比如生菜丝、鱼肉等,品种多样,吃了一个大开眼界,回去急忙忙百度才晓得原来这碗仔翅发源于香港的四五十年代,当时有小贩把大饭店的翅鲍类“泔脚水”收集起来,加调料勾芡了卖,再往后便没了这鱼翅,多了粉丝之类,成了真正的“仿制品”,再往后就独立成为了一种小吃。
一款普普通通的小吃,饮食与文化就这样被妥妥贴贴得融合在一起,教你吃出不一样的味道来。那么这瑶柱净云吞是不是也是一个吃法呢?没有瑶柱的日子,肥肉丁也是美味。
只是我坐在上海的街头,吃着正宗的香港小食,突然就无比追忆起上海的传统小吃来,香港是幸运的,它的小吃伴随着经济腾飞风雨兼程,而上海,似乎更幸运,在全球化的浪潮里,勇往直前,只要不要象我这样无厘头地歇下来瞎想,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灿烂。
前一篇:男女足的运气与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