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草野 |
全国上下,现在几乎都把2008看作是中国夺取奥运金牌数第一的最大机会,现在,看重这个目标的几乎占了压倒性的优势,似乎我们举办奥运就是为了金牌。不要否认,你,我,你们,是不是内心都有这个小算盘?
你可能会怪媒体,他们成天聒噪“2008争取好成绩”,在他们的话筒前,运动员们也千篇一律将2008当作最高的理想或者是最佳的台阶,赢了的很谦虚:关键看200;输了的大无畏:咱2008见!
可是,当我们在这里板着脸谈“体制还是体面”的时候,我们忘了每一个个体其实都无法在这个时代和社会中剥离。就象有人所说,不要老把××的人民与××分离开来,正是这些××人们才产生了××。
然而,我们一面人人看着金牌,一面却开始批判,本身倒是实实在在表现出了当下这个转型社会的真实性,我们是过去的既得利益者,却为了更高的未来需要抛弃过去。而未来又在哪里?
国家积弱的年代,体育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强心剂。说我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一点不为过。是为起因。接着,我们的现行体制强化了唯成绩论。冯树勇在多哈点评中国田径时就痛心疾首于咱自己的全运会,说是全运会一过,一大批“名将”也就立即消失,到了亚运会甚至连报名都困难。其实这早已不是新闻,也不仅仅是干净不干净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政府在这个体制下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而现在的市场经济,似乎又将唯成绩论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你看,我们这个时代到处是排行榜,到处是列坐次,即使是学生,也出了那么多“心智不全”,前面有清华硫酸泼熊,现在有北大孽杀野猫,这难道不也是唯成绩论的后果之一吗?!一个物质化到了登峰造极的时代,体育比赛自然就成了夺取金牌的代名词。
所以说,这个过去,我们人人得益,这个结局我们人人有责。
那么一个以追求和谐、共享的真正的全民小康的社会,需要的就绝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体育经济本身蕴涵的深刻内涵,继而充实和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从经济角度而言,让更多体育项目走向民间,既丰富健身内容,又能刺激休闲消费;从文化角度而言,类似亚运会这样的比赛,本身就是一次极好的文化交流和碰撞的机会;从健身角度而言,更不用说,应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从人文角度,却是绝佳的励志机会,物质时代更需要健康、积极的精神世界和优质的心理素质!而这些,都是现在的社会所缺乏的。
有一篇评论十分精彩,说当下很多国人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如何支配和获得财富的伦理道德。不要到了2008,世界说我们除了大把的金牌,剩下的只有金牌。
所以,随着咱们社会财富的增长,国力的加强,社会发展向纵深推进,2008不仅仅是我们中国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的良机,更应该是我们让体育回归本义的契机。至少,我们在高声呐喊助威的时候,增添一份欣赏的心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