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03。17“壹与贰”。心灵的舞蹈

(2006-03-18 23:42:27)
标签:

金星

舞在上海

分类: 戏说
感谢金星,带给上海一个美妙的舞蹈周。据说她出了不少钱,更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17号已经是“舞在上海”的尾声,“壹与贰”就是闭幕大戏,那天是三场演出的首场。之前,宣传极少,一方面是经费的原因,但也如金星所言,不给赠票,就是纯粹的交流,喜欢就好。就因为这个,才买了票来看,实在看不到详细的介绍,只是简单说明这出舞蹈是融合了逻辑、几何等等在内的东东。
演出在意料之中,是一幕独舞,一幕双人舞。完全看不出简单介绍里的东西。但整体上非常打动人,与阿岱舞蹈团那次一样,灯光、音乐的作用也十分重大,肢体表现极有质感,感觉是一种内心深处、梦境般的思绪的表达,只不过是由别人在展示,而“我”则在一旁旁观。
演出没有中间的休息,两幕一共约一小时,一气呵成,全场都为之深深吸引,屏息而观之,生怕遗漏了什么。
演员在热烈的掌声中谢幕后,最惊喜的出现了。金星带着两位主演还有节目的监制等一起出现在舞台前侧,按照国际惯例,开始现场与观众的交流。
第一个提问的是个外国小孩子,全场呵呵,问题更可乐:为什么声音这么大?
哈哈,全场大笑。真的是这样,音乐经常突然猛烈响起又无端消失。
通过问答知道,原来这出演出的灯光、服装都是演员自己准备的,没有专业的设计人员,换言之,就是与舞蹈动作一起设计。非常纯粹。那小孩后来还问,为什么选那样的服装。那服装有点象僧袍,舞蹈起来单纯地就象脑中跳跃的细胞。
这出舞蹈追求舞蹈的本来意义。正如金星一上台所说,为今天的空位子感到可惜,今后还不知道这出演出何时再来中国。舞蹈颠覆了很多传统的“惯例”,不是在讲故事,不是在模仿或表达一个具象的物体,不是为音乐配舞,尤其是第二幕完全是先有了舞蹈再配上音乐,甚至对观众的欣赏习惯也进行了颠覆,在习惯的重音出现时偏偏是轻柔的动作,诸如此类,说到这点,一位外国中年女子非常激动和不解。
男演员是创作者,年已40,竟然有如此的表现力。十年前是一位戏剧导演,十年来作为舞者一共创作了十出舞蹈。
这个夜晚,真是非常的难忘,因为看到了非常纯粹的东西——在今天这个年代。而且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能够这样纯粹的欣赏更是难得。你不要去总结什么中心思想,提升什么意境境界,猜测什么文化内涵,就是纯粹的想法的表达,只不过她的形式是舞蹈而已。艺术就这样自由,在不经意之间出现了。
 
想想这两次舞蹈现场,国外观众的比例估计要超过2成,而周边的朋友们热衷的更多是什么百事明星演唱会等大众文化。我们却的太多。于是想到我们的雕塑。我们连艺术的土壤都没发育好,又何谈精品呢?
 
2006。03。17“壹与贰”。心灵的舞蹈
金星之所以选话剧中心,据说是为了节省宣传的开支,这里受众固定,规模适中,价位实惠。
 
2006。03。17“壹与贰”。心灵的舞蹈
第一幕,壹
 
2006。03。17“壹与贰”。心灵的舞蹈
第二幕,贰
 
2006。03。17“壹与贰”。心灵的舞蹈
右起:金星、女舞者、男舞者
 
2006。03。17“壹与贰”。心灵的舞蹈
再来一张。2006。03。17“壹与贰”。心灵的舞蹈
看完出来激动不已,只有到处乱走。
 
2006。03。17“壹与贰”。心灵的舞蹈
估计走出了十几个路口,歇一下,来一碗老鸭粉丝汤。色泽好些,也是艺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