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场:无限取悦或冷漠(2002-4-16)

(2006-01-14 23:32:49)
分类: 随笔
质疑上海九城一镇之朱家角的“平面规划”
朱家角作为上海近期重点建设的九城一镇中唯一的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镇的规划经过国际招投标后已经完成,阅读了该“平面规划”后颇有感触。
最大的感觉就是对游客的无限取悦和对原住居民的冷漠。
规划者的立场当然是站在旅游至上的角度,他们的工作就是“挖掘”一切可能成为旅游产品(!)的因素、排斥一切被认为站在“历史文化”对立面的因素、提炼一些所谓的线、点、面、总结几句朗朗上口的口号、抛一个“弹眼落睛”、“过目难忘”的“创意”再配好市政道路交通,等等。规划是讲究程序的。
可是在当地人眼中,就疑惑为什么要将好端端的树木成林的住宅区拆掉、为什么要远离居住了好多年的地方、为什么要将好好的地方改建成广场不久又要拆掉挖成水塘?
我们是希望看到一个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条件艰苦的朱家角吗?那为什么要遗憾要否定那些替代了石板路的水泥块、紧贴着老镇区的公寓住宅区呢?
一个城镇的发展是延续而紧凑的,一百年前的房子是古董,那么五十年前的、三十年前的、二十年前的一样代表了一段历史。正因为这样的时光绵延我们才体味到今天的朱家角,不然干脆那么多投资搞一个古镇电影城得了。
再次回到“立场”。规划的立场在哪里?有没有关注到朱家角从河运时代(以“三泾”不如一角而闻名)到公路时代的逐步衰退的轨迹和其深层次的原因、城镇区居民老龄化的趋势、近年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日趋严峻的居民就业困境、日益衰退的地区吸引力和活力、虚假而略显浮躁的旅游策划?
而我们不是去关注城镇本身的问题、让老镇健康发展,而是代之以简单的搬迁原住者,让一个失去了灵魂的躯壳花枝招展去迎客。
不是反对重新铺上石板条子,只是反对简单的平面规划。
一个地方哪怕再小,其魅力也只是植根于她一贯的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历史、环境、人文,是她全部的气息,鲜活的气息。几个园子、几座桥、几个名人只是这种氛围中的尘埃。别人问我们为什么去朱家角,如果我们一下子说不明白可就是又再去一次的冲动,那就成功了。
再见,朱家角,已经抹上了浓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