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历史时评文化 |
分类: 说战国 |
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埶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译文:君子整洁自己的身心,因而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就聚拢来了;完善自己的学说,因而和他观点相同的人就来响应了。所以马鸣叫就有马来应和它,牛鸣叫就有牛来应和它,这并不是因为它们认识,而是客观情势就是这样的。所以刚洗过澡的人总要抖一下自己的衣服,刚洗过头的人总要弹一下自己的帽子,这是人之常情啊。有谁能让自己的洁白蒙受别人的玷污呢?)
——《荀子》之“不苟”
二十一
兰陵侯的墓被盗了。
兰陵原本是个小国,一百多年前被楚国所灭。所以,原本是有兰陵侯的。兰陵侯的墓都在城北,并排下去十几座。因为国家已经被灭,因此再也没有人管理墓地,这里就成了一片荒地。既然是荒地,寻常就有野狗有狼出没,还有蛇,一般人家都会严禁自家的孩子前来这里玩。
不过,神农家不怕这些,最近在这一带开垦荒地。墨家弟子有时也会来这里露宿野营,进行野外求生的训练。
兰陵侯的墓被盗是被官兵发现的,他们是在这一带进行每个月一次的例行巡逻时发现的。十几个墓同时被盗,墓主的尸体都被拖到了野地里,尸骨遍地惨不忍睹。经过侦查,发现所有墓中值钱的陪葬品都被偷走。
盗墓贼的手法看上去非常纯熟,显然是惯盗。官兵所发现的唯一线索是一个墓旁的一摊屎,据说发现的时候还是软的,用棍子捅一捅还能冒热气。这说明盗墓贼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也有可能这是过路的人拉的。
盗墓属于重罪,与杀人同罪。而盗窃兰陵侯的墓,性质更加严重。
所以,官府立即开始侦办此案。全城搜查,但是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整个兰陵城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是什么人盗了墓。
基本上,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三家嫌疑最大,就是儒家、墨家和神农家。基本上,墨家认为是儒家干的,儒家认为是墨家干的。
为什么其他各家不被怀疑呢?有的是因为理论上不会干这样的事,有的是因为人手不够多,无法完成这种有组织大规模的盗墓活动。
而官府调查的结果却是:这是路过的盗墓贼干的。
这下,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三十年后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这是县令干的。具体的经过就是县令让自己的儿子从老家带了一批宗族子弟,在月圆之夜盗了墓,然后连夜送回了老家。当然,这是后话。
胡乱感觉有些遗憾,早知道这样,自己就先去盗墓了。随便盗几件宝贝,回到未来的话,都是无价之宝,一辈子连儿孙都吃用不尽了。
哪里还有这样的好墓呢?胡乱决定去墨家问一问,他们会比较熟悉。
来到墨街,看见人们还是像平常那样忙碌着,看见胡乱,有的人打个招呼,有的人则忙到根本没有时间打招呼的地步了。
正在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就听见有人招呼:“小胡乱子,你过来过来,墨子先生正想找你呢。”
胡乱回头看,是禽滑厘。
于是,胡乱跟着禽滑厘去见墨子,墨子正和几个弟子坐在那里说事。看见胡乱和禽滑厘进来,墨子招呼两人坐下。
“墨子先生,您找我?”胡乱说,大气都不敢出,因为屋子里味太大了。
“没错没错。”墨子热情地说,让胡乱坐在自己的身旁。
“小胡乱子啊,盗墓的事情你听说了吗?”墨子问。
“我听说了。”胡乱说。
“你有什么想法?”墨子笑着问。
胡乱心中一凛,难道墨子看出来自己也想盗墓?再想想,应该不是。那么,墨子是不是想跟自己一块盗墓?
“那什么,这么多的墓,这么好的墓被盗了,太可惜了。”胡乱的意思是自己下手晚了。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盗墓是对的。”墨子说,见胡乱有些迷茫,笑笑说:“你说,这么多的好东西埋在地下,多么可惜啊。虽然盗墓贼盗窃是不对的,可是终究是活人得到了财物,比死人得到要好啊。你想想那些珠宝,那是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找到并且打磨好的?那些精美的铜鼎,那是耗费了铜匠多少时间和精力做成的,就这么埋在地下,多可惜啊。”
“那,墨子先生的意思,是不是也要盗墓?哪里还有这么好的墓?”胡乱瞪大了眼睛问,这正是他来这一趟的目的。
墨子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小胡乱子,看不出来你还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哪。”墨子会错了意,他以为胡乱在开玩笑。
胡乱脸一红,差点露陷,急忙一笑以掩饰尴尬。
“嗨,跟庄子先生呆久了,总要学一点啊。”胡乱急中生智,掩盖过去。
“其实,我找你呢,就是想让你给荀子先生带个话。”墨子严肃地说。
“什么话?”
“虽然兰陵侯的墓是路过的盗墓贼盗的,不一定就是儒家弟子干的。可是,盗墓这件事情本身,跟儒家是有关系的。儒家提倡厚葬,因此墓里有很多值钱的东西,盗墓贼才会去盗。而如果按照墨家的规矩实行薄葬,盗墓贼就会绝迹,谁没事了去挖死人玩呢?仅从这一点来说,就应该实行薄葬。这个,麻烦你告诉荀子先生。”
胡乱一听,敢情这是墨子要隔空与荀子辩论了。而自己,要当这个传话筒。
胡乱很讨厌当传话筒,因为这往往两边不讨好。不过,这一次他不想拒绝,他想看看荀子怎样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