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家”的年夜饭

(2014-12-27 13:10:23)

“传家”的年夜饭

 

 

 

    因为要写写年夜饭,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传家》。《传家》是台湾作家任祥编著的一套书,厚厚的四大册,分为春、夏、秋、冬四卷,全书以春、夏、秋、冬四季为框架,以“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和“生活札记”六大单元为脉络,包罗万象地谈及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饮食、服饰、生活常识、为人处世、保健养生等内容,既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也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这套书就放在案头,时不时我会拿出来翻翻。

    “民为食为天”。我对传统美食一直非常感兴趣,读到相关的书籍,看到有关的描述,总是能让我口食生津,勾起许多美好的回忆。我十分好奇,在任祥的笔下,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究竟是什么模样的。

    但遗憾的是,这么重要的一顿饭,在任祥笔下却没有具体的呈现,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太重要了,以至于不需要再费更多的笔墨,或者是内容太多,须用单独的篇章才能包容。再或者,我国地域宽广,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要说南方北方、东部西部差异巨大,就是同一个地区也是很有不同的,就比如在吴江,东横头和西横头的日常风俗、饮食习惯等也是有关极大的差别的,任祥从小生活在台湾,她未必能驾驭,于是干脆选择放弃。

    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猜想,是不足为据的。虽然没有独立成篇,但在《传家》中,过年乃至年夜饭的诸多元素,都有着生动、细致的体现,只是分散在不同的篇章里,需要细细寻觅才是。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记忆,对年夜饭也是如此。年少的时候,物资极度短缺,可以说是要啥没啥,但再穷,再艰苦,一年辛苦到头的年夜饭还是相对来说极为隆重的,平时有了些好东西,是万万舍不得吃的,一定要藏到过年才拿出来分享。到了现在,物资极度丰富,想要啥都能买到,日子过得天天像过年,但到了真正过年的时节,还是要采购许多年货,这其中就包含着必备的一些品种,是年夜饭不可或缺的菜肴。

    看一顿年夜饭是否丰盛,是否合规,一个比较传统的说法是“蹄子八样台”,如果细究这一说法的具体含义,恐怕也难以找到权威的解释。据我的推测,大概应该至少要有八个菜,而且要有蹄子等“硬菜”才行,才像一顿像样的年夜饭。

    年夜饭的菜式,是极为讲究口彩的,传统的“四大件”,即“全鸡、全鸭、蹄膀和鱼”,是年夜饭的主角,鸡鸭鱼肉全有了,而且全是囫囵的,意味着团团圆圆、年年有余。其他的菜式,包括蔬菜和点心,也是各有说辞的。比如豆芽菜,平时是灰姑娘,到了过年时节就叫如意菜了,身价大增,讨个吉祥如意的口彩。

   ,吴语里一直称作蹄子,无疑是主角中的主角。当主角,总是有原因的,常见的说法是“提一提”,吃了之后强身健体,升官发财,也有的说法是“趴财”,是招财进宝的。其实在我看来,真正的原因,恐怕这是猪身上最好的一块肉,一顶一的,丰腴、实在。一般家庭总是早早地准备的,在物资并不宽裕的年代里,家庭主妇总是要算计好手中的“肉票”,或者托好关系,怕到过年时落空。蹄子买回来,常见的方式是腌或酱,过一段时间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奇香无比。要说哪种方式更好些,实在难以分出伯仲,还是各有千秋的,全看个人喜欢。现在物资充裕了,能买到现成的咸蹄或酱蹄,但还是有不少家庭好这一口,喜欢自己做,可见亲自动手、亲力而为已经是美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烧蹄子,一般是要大镬子的,最好是柴火灶,能够焖上半天,如今不少家庭囿于条件,只能用小锅子来烧,总觉得缺少一点味道。一般的烧法,是镬底铺上已经发好切成丝的笋干,蹄子、方肉还有酱好的猪脚等放在上面,满满当当一锅,可以吃过一个年。肉汤也是好东西,家里有茨菇之类的,放在肉汤里烧,味增百倍。蹄子盛盘时,一般要配上酱煨蛋,蛋就是在肉汤里顺便烧好的,它们是老搭档。

    鸡以前都是自家养的,白笃,考究的要放入冬笋、火腿等配料,要的是它的鲜味。鸡汤可以当作火锅的汤料,也是原汁原味的。鸭也是自家养的好,以前只有麻鸭,如今常用作烤鸭的白鸭还是少见的,做成八宝鸭。八宝鸭的长处是肚里还有货,香菇、莲芯、肉糜等辅料拌以糯米,塞入鸭子的腹腔中,煮熟后香糯无比,老少皆宜。八宝鸭的汤,还可以派别的用场,常见的用场是用来烧油卜塞肉,油卜是芦墟一带东横头的说法,西横头叫它油豆腐。

    年夜饭除了需要一条全鱼外,还常常有爆鱼。全鱼不需要太大,斤把大小就行,要的就是有头有尾。以前是鲤鱼唱主角的,现在好像不吃香了,青鱼、草鱼、鳜鱼,好像什么品种的都有,形式大于实质。要说吃鱼,还是清蒸的最好,而且还得趁热吃,照以前摆样子的做法,清蒸是行不通的。

    说到爆鱼,就离不开油镬,一般在年廿九,就要开镬了,把该煎该炸的全部准备好。油镬一开,香气四溢。富有的人家,一般先炸丸子,氽肉皮,做鱼饼,这些都是用来炒菜的,春节里来了客人,配点蔬菜一炒就行。最后一道工序,才是氽爆鱼,做爆鱼最好的是青鱼,草鱼也不错,但我更喜欢氽小小的穿条鱼来吃,可惜它上不了台面。

    四样大菜准备好,还需要一些辅菜,才算齐全,除了上面提到的丸子、笋干之类,蛋饺也是必不可少的,做蛋饺是个技术活,要做到完整,金灿灿的,像只金元宝,才是上品。南方人家过年也会上个火锅,与北方不同的是,它不是一道主菜,甚至是惟一的主角,只是来助助兴的。冬天天气冷,菜肴不一会就凉了,有了火锅,可以保持热度。蛋饺、粉丝之类,在鸡汤里一滚,既味美,又热乎,也是非常受人欢迎的。

    剩下的比较隆重的就是八宝饭了,猪油豆沙作馅,配上蜜枣、葡萄干、核桃仁等干果,也是提前制作好的,一蒸,热气腾腾上桌,既当菜,又当饭,一顿年夜饭就相当圆满了。

    写到这里,才发现,这基本上是二三十年前的套路,但细想想,即使现在,大体上还是这些花样,即使是到饭店里去吃年夜饭,多了不少山珍海鲜之类的新品种,但总是少不了这传统的几大样。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传统。这样的年夜饭,是可以叫做“传家”的年夜饭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