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不急”先要看急诊
(2014-12-18 08:17:42)急诊“不急”先要看急诊
记者从北京急救中心及本市多家医院获悉,目前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中,70-80%都并不需要利用大医院的急诊资源;北京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病人中,只有15-20%真正需要急救;因急救资源被大量占用,20%患者叫不到急救车。(《新京报》2014年12月16日)
这确实是非常尴尬的现实,一方面,大量的急诊资源被并不真正需要的人占用,另一方面,真正需要急诊的患者却难以享用,使得本来就短缺的急诊资源效用更加低下。
如何化解这一现实的难题,是个十分庞大的课题。但总体的思路应当离不开“开源节流”,即一方面增加投入,扩大急诊资源,另一方面减少无谓的损耗,让珍贵的资源真正发挥作用。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基础建设薄弱,医疗资源整体不足,人均资源占有量不仅不能跟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在同类的发展中国家里也不占优势,难以满足市民的医疗需求,“看病难”现象始终存在。不要说大医院,就是基层的医疗机构常常是人满为患。因为整体资源的不足,在急诊资源的配置上同样也是投入不够的。因此,要化解上述矛盾,必须先做大“分母”,即提升医疗资源的总量,同时实施相应的倾斜政策,尽量配足急诊资源。
显然,增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那么,就有必要做好“节流”工作,即尽力减少损耗,让“好钢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