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言还是胡言,需要更深入的调查

(2014-12-10 21:16:29)

真言还是胡言,需要更深入的调查

 

就此前媒体报道“河南漯河法官感慨:领导乱打招呼法官难做”一事,漯河市中级人民院刚刚给记者发来的通报称,此言为法官“酒后发表不实言论”。(中国新闻网 2014127

这份经过两级法院纪检监察部门认真调查之后形成的通报,虽然只有短短的二百来字,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涉事法官确实讲过“领导乱打招呼”之类的话,但内容并不属实,属于酒后胡言。二是所涉案件已经启动再审审查程序。三是涉事法官已经受到处理。

通报应该是对该事件所作的结论,但遗憾的是,读了这则通报,反而是越来越糊涂了,非但无法认同通报的结论,反而增添了新的疑问。涉事法官曾经发出过“领导乱打招呼法官难做”的感慨,这一事实已经毫无争议,关键的是这究竟是属于酒后吐“真言”还是“胡言”?而要做出前述判断,就需要弄清“领导究竟有没有打过招呼”,而且是到了“乱打招呼”的地步。

对这一关键性的问题,通报语焉不详,巧妙地回避了,而且在通报里也没有涉事法官本人的声音。如果没有公正独立、深入细致的调查,那么,哪些领导打了招呼?又是如何打招呼的?等等就将永远成谜。

但只要从常识和现实出发,思考涉事法官为何会有如此感慨,而且,发出感慨的场合又是在接受媒体采访后宴请记者时,就不难作出判断。让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头戏。法官不能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审判权运行机制行政化倾向严重,造成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怪状,再比如法院人、财、物受制于地方,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不少。其中,法院内外的各级领导打招呼,对案件承办法官施加压力,让法官无所适从,也是常见的影响法官独立办案的因素。有些敏感性案件,往往是原、被告双方都有关系,招呼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真正的到了“乱打”的地步。当前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中出台的全程留痕、过问登记等举措,目的都是为了抵挡“招呼”,让法官真正能够依法独立办案。

所以,漯河法院强硬地否认这一现实,本身就显得底气不足,难以使人相信。而案件已经启动再审审查,也不能就此转移话题。至于对涉事法官作出免职、调离审判岗位的处理,则有点“操之过急”了。

显然,对这一事件还需要进行公正独立、深入细致的调查,才能厘清真相,作出有足够公信力的处理。考虑到漯河及漯河法院均有可能与此案有关联,当地有关部门和人员理应回避,应由上级纪委或省检察院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重点调查究竟有没有领导打招呼?哪些领导打了招呼?案件启动再审审查是因为当事人的申诉还是办案程序上的错误?至于对涉事法官的处理,等调查完毕再作相应处理也不迟。涉事法官私自宴请记者并失态,确实影响法官形象,受到处理并不冤,但他说的话究竟是真是假,还是要给公众一个明确、可信的交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