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防伪码是“恶中之恶”更应严打
(2014-12-09 08:47:47)假防伪码是“恶中之恶”更应严打
为了防止买到假货,很多顾客在拿到货后,往往都会核查商品上的防伪码以辨真伪。防伪码真的就能防止买到假货吗?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防伪码制作公司为了获利,不仅不按规定核查客户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证,甚至收钱制作假防伪码,建假的防伪码查询网站,成为假货“转正”途径。(《新京报》2014年12月8日)
对此,亟待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立法上对防伪码生产领域的乱象依法进行规制,比如明确相关企业的资质认定,监管责任等等。但显然,我们不能光等立法,建立全国统一的防伪查询平台也还需要时间,当务之急,相关企业和部门应当有更多的作为。
首先,正规企业要升级防伪技术。他们本身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受害者,理当站在反假冒的第一线,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假冒产品的出现,防止自身利益受损,影响产品声誉,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对于自身产品的防伪技术也要与时俱进,以此增加仿冒的难度。
其次,防伪码制作企业应当尽快成立行业协会,实现行业自治。对于正规的企业来说,是不希望存在影响行业声誉的“害群之马”的,对于以制作假防伪码为主要业务的“垃圾企业”,最害怕、也是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行业自身的资质认定标准,并将制作企业信息和生产企业信息捆绑起来,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清除到行业之外,让其没有生存的空间。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打假部门加大制裁力度。其实,在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过程中,是不难发生假防伪码的身形的,那么在处罚时不光要追究生产企业的责任,还应当顺藤摸瓜,同时追究制作假防伪码企业的连带责任,让“助纣为虐”者同样要付出沉重的代价。